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價值取向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以儒家“仁義為上”價值取向、墨家“功利為上”價值取向、法家“君權(quán)為上”價值取向、道家“貴夫無為”價值取向等為主要代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的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取向淺析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價值取向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以儒家“仁義為上”價值取向、墨家“功利為上”價值取向、法家“君權(quán)為上”價值取向、道家“貴夫無為”價值取向等為主要代表。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些內(nèi)容不同,類型相異的文化互相激蕩吸收,體現(xiàn)出了價值取向的交融與互補,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價值系統(tǒng),其中很多精華部分對于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shè)起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中華文化,流光溢彩,源遠流長。千百年來,潛移默化于炎黃子孫的繁衍變化之中,孕育著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積淀成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結(jié)構(gòu),至今還對我們社會的發(fā)展產(chǎn)生著深遠的影響。價值取向是主體選取價值的方向,它最集中地表現(xiàn)著選擇者的價值觀念和價值標準[1]。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價值取向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以儒墨道法四家為代表。
一、儒家“仁義為上”的價值取向
儒家認為“仁義”往往表示最高的道德境界、基本的道德原則,“仁義”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梢哉f“貴仁”代表了孔子的價值觀,同時也是儒家價值觀的主導方向。
(一)仁義道德乃人之本性
儒家認為,人,作為真正的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一切萬物,就在于人有仁義之德??鬃诱f:“天地之性(生)人為貴”。“民治于仁也,甚于水火”(《衛(wèi)靈公》)。孟子認為仁義是“心之所同然者”,是人本身固有的,“仁也者,人也”(《盡心下》)。荀子說:“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王制》)董仲舒、朱熹皆有諸多相似論述。他們認為,仁義道德也是人本身固有的一種心靈境界。“仁者靜”、“仁者壽”、“仁者樂山”、“仁者無憂“、“仁者無敵”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心靈意境和精神境界。因此,仁義道德乃人天生具備的本性。
(二)仁義道德乃修身之本
儒家認為,仁義道德對人的認知、求知、審美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具備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獲取知識,增進才學?!墩撜Z・學而》記載,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說的就是孔子之所以取得了知識,是因為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知識的扎實鞏固也要靠仁義道德才能夠?qū)崿F(xiàn)。這就是孔子所講的“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學而》)儒家還認為,仁義道德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即修德即求學,好德則好學。仁義道德可以修身的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在,仁義道德可以陶冶人的精神境界,鑄造人的理想人格。從孔子提出的“里仁為美”到孟子提出的“悅我心”,再到后來董仲舒提出的“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到朱熹所謂的君子之“極既定于內(nèi)”,則其形于外者“燦然”,說的都是這層含義。
(二)仁義道德乃治國之本
儒家學者歷來重視仁義道德在治理國家、鞏固政權(quán)、統(tǒng)治人民中的作用,并給予高度評價。他們認為治理國家首先要“尚賢”,即選擇、培養(yǎng)有仁義之德的統(tǒng)治者掌握政權(quán)并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子欲善而民善矣”(《顏淵》)。其次,提倡“為政以德”,將仁義道德作為治理國家的一切原則的根本,“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孟子把用仁義道德治理國家稱之為“仁政”、“王道”,主張“以德服人”。最后,儒家學者還主要用仁義道德來教化民眾,“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儒家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觀點。
二、墨家“功利為上”的價值取向
墨家的價值取向概括地講就是“功”、“利”二字,“功”指的是功業(yè)、功效,“利”指物質(zhì)利益,主要是指廣大民眾的物質(zhì)利益。墨子主張“必務(wù)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愛》),并希望天下仁人志士都以此為價值取向。
(一)物質(zhì)利益乃人生存之本
墨家認為,人之所以區(qū)別于飛禽走獸,是因為生存條件的不同,人必須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物質(zhì)財富才能滿足生存所需。“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節(jié)葬下》),衣食就是滿足生存需要的物質(zhì)利益。
(二)“兼利交利”乃道德之核心
墨家認為,一切道德標準必須以對人或社會有利為準則,道德不可以脫離利人、利國家、利百姓、利天下而單獨存在,墨家崇尚“兼愛”,并以此為高尚的道德。并認為當時社會上一切動蕩、災難、罪惡都是因為不“兼愛”而引起的。治理天下正確的道德途徑即“兼以易別”。而墨子所謂的“兼愛”主要是指“兼相愛,交相利”。
(三)“兼愛興利”乃執(zhí)政之本
在治國方面,墨子也曾提出許多治國良策,曾在《魯問》中提出五項十策的治國方略。其基本原則也是“兼相愛,交相利”。墨子將利國、利民、利天下作為“善政”的標準,反之則為“不善政”,主張“節(jié)用”、“節(jié)葬”、“非攻”、“非樂”,從而達到富國利民,天下大治的理想境界。
(四)“功利”乃言行之準則
墨家認為,功利也是檢驗一切言行的重要標準。孟子提出的“三表法”是先秦哲學家中首次提出的關(guān)于言論、認知的衡量標準。墨子認為,三表法對于言論和認知即可辨是非,又可斷利害。此外,墨家還用功利來說明“志功”的關(guān)系,“志”就是動機,“功”就是效果,認為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正確,要考察他的動機、行為和結(jié)果,這三者密不可分。對人行為的評價,應(yīng)該堅持“志功”的統(tǒng)一,即“合志功而觀”。即綜合考慮“志功”因素,不要片面地從某一個方面來衡量人的行為。
三、法家“君權(quán)為上”的價值取向
法家是中國古代典型的政治哲學家,他們的價值取向,基本都是圍繞政治領(lǐng)域展開的,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shù)”,慎到重“勢”,到韓非提出的三者缺一不可,都充分體現(xiàn)了“君權(quán)為上”的價值取向。在法家看來,君主處于最高的層次,居于核心地位,“皆帝王之具也”(《韓非子・定法》),而“法”、“術(shù)”、“勢”都是維護君主統(tǒng)治的工具。可以說,法家對君主權(quán)力的論述,是中國哲學史上最為系統(tǒng)的。
看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