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遼寧試題及答案
處于高考考場上時,遇到會做的題:仔細;遇到不會做的題:冷靜。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高考語文遼寧試題,僅供大家參考!
2017高考語文遼寧試題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流行歌曲會成為一代之文學嗎?不妨回到具體的學術(shù)語境。金、元以來不斷有學者倡導歷朝文學各有所勝之說,后經(jīng)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序》論述而為人耳熟能詳。歷代文學各有勝擅之說,突破了文學史一直以詩文為尊的等級觀念,以開放包容的審美眼光,揭示出不同時期文學體式豐富多彩、不斷迭興的本真面貌。王氏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深含著為元曲鳴不平以期喚起世人對其價值重估的焦慮。他感慨:“獨元人之曲,為時既近,托體稍卑,故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于錄;后世儒碩皆鄙棄不復道……遂使一代文獻,郁堙沉晦者且數(shù)百年,愚甚惑焉。”于是將元曲與唐詩、宋詞等并列,實有為曲爭地位的心理動機。不錯,正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理念構(gòu)建的開放視野,為每個時代尋找代表性的文學樣式預留了空間,也從理論上預設了流行歌曲為“一代之文學”的可能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文體遞嬗觀念考察文學樣式者代不乏人,王國維說到了點子上,有人的判斷卻出了錯。明人卓人月《古今詞統(tǒng)序》云:“我明詩讓唐,詞讓宋,曲又讓元,庶幾《吳歌》、《桂枝兒》、《羅江怨》、《打棗竿》、《銀絞絲》之類,為我明一絕耳。”卓人月才、學、識均屬上乘,但他于明代民歌的評價不免有拔高之嫌,很少有人能接受唐詩、宋詞、明歌并列的提法。遠見卓識如卓人月,尚不免犯研究者的兩大通病:一是沒有拉開足夠的心理距離,有意或無意拔高研究對象,不能恰如其分地公允評價,成為事實上的“武斷的文化史家”;二是沒有拉開足夠的時間距離,不能跳出文化現(xiàn)場,“身在此山中”影響了視線與判斷。卓人月的誤判對今天的啟示是:現(xiàn)在斷言流行歌曲成為一代之文學是否過早,我們是否被現(xiàn)象所迷惑,是否擁有了足夠廣闊的學術(shù)視野,是否有過對文化現(xiàn)象足夠的反省、批判與質(zhì)疑,是否擁有王國維般廣收博采成一家之言的學術(shù)能力?
以“一代之文學”衡之于流行歌曲的研究者,也許忽略了王國維這一提法的文化語境與真正用心。王國維寫《宋元戲曲史》的年代,正是京劇舞臺藝術(shù)如日中天之時,這一點與當下流行歌曲紅遍大江南北如出一轍,但王國維并非為當時流行的、強勢的、占主導地位的藝術(shù)尋找合法性證據(jù)(這一點與今天學者大不相同,我們太熱衷于為現(xiàn)存事實提供學理支撐了),他有嚴格的學理尺度和獨立的價值判斷,表現(xiàn)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學術(shù)勇氣:“明以后無足取,元曲為活文學,明清之曲,死文學也。”當國人在京劇藝術(shù)里如癡如醉之時,他的這番表態(tài)猶如空谷足音雄視古今,充滿了文化自負與學術(shù)自信。再者,王國維論元曲獨標其文字而非將其當作舞臺藝術(shù)進行考察,這與其“僅愛讀曲,不愛觀劇”的人生喜好有關(guān)。今天戲曲學已演化為包括案頭與場上在內(nèi)的立體研究,王國維的研究方法自有值得商榷之處,但不得不佩服他對元曲文字震古鑠今的價值發(fā)現(xiàn)。元曲自明萬歷年間就基本無人能唱,它的音樂、唱腔已淹滅不聞,其文字卻熠熠生輝,在含蓄蘊藉風格之外另辟本色自然的審美向度。對尚活在舞臺上的明清之曲,他抱以冷然的態(tài)度,因為文字并未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至于京劇,已由作家中心轉(zhuǎn)向演員中心,文字上更無足觀了。
如此,王國維“一代之文學”的說法實則包含這樣的內(nèi)容:不管當下多流行,一時的影響多廣泛,它必須作為“案頭文本”接受審查——是否做出別樣的藝術(shù)貢獻,提供了不一樣的審美價值?換句話說,流行歌曲如果要取代詩成為當代文學的代表性樣式,它就必須接受成為文學經(jīng)典的資格審查(嫻熟的形象語言、原創(chuàng)性、認知能力等),并服從于文學中心主義的價值標碼。
1.下列各項中,其內(nèi)涵不屬于作者所論“一代之文學”范疇的一項是( )
A.漢賦 唐詩 B.宋詞 明歌
C.楚辭 元曲 D.漢賦 宋詞
【答案】選B。卓人月對明代民歌的評價有拔高之嫌,很少有人能接受唐詩、宋詞、明歌并列的提法。這一題,漢賦、楚辭雖然沒有在文中被提及,但我們根據(jù)文學常識,也根據(jù)本文的觀點可以斷定二者屬于“一代之文學”的范疇。這是新課標卷出題的一個新的角度,注重“學以致用”的知識遷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王國維突破了文學史一直以詩為尊的等級觀念,以開放包容的審美眼光,為元曲鳴不平,認為元曲價值被低估,強烈喚起世人重新評估元曲。
B.從理論層面而言,流行歌曲成為“一代之文學”有其可能性。但現(xiàn)在如果加以斷言,則為時過早,因為會被現(xiàn)象所迷惑,也沒擁有足夠廣闊的學術(shù)視野,也沒有過對文化現(xiàn)象足夠的反省、批判與質(zhì)疑,也沒擁有像王國維一樣廣收博采成一家之言的學術(shù)能力。
C.王國維寫《宋元戲曲史》的年代,正是國人在京劇藝術(shù)里如癡如醉之時。他憑著嚴格的學理尺度與獨立的價值判斷,為當時流行的、強勢的、占主導地位的戲曲藝術(shù)提供了學理支撐,充滿了文化自信和學術(shù)自信。
D.王國維研究戲曲學的方法與他“僅愛讀曲,不愛觀劇”的人生喜好有關(guān),論元曲獨標其文字而非將其當作舞臺藝術(shù)進行考察。因此,以現(xiàn)在的學術(shù)標準來看,這種研究方法不夠“立體”。
【答案】選C。如今的學者太熱衷于為現(xiàn)存事實(當時流行的、強勢的、占主導地位的戲曲藝術(shù))提供學理支撐。王國維對尚活在舞臺上的明清之曲,他抱以冷然的態(tài)度。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吳歌》《桂枝兒》《羅江怨》等民歌之所以有被拔高之嫌,是因為研究者沒有拉開足夠的心理距離和足夠的時間距離。
B.王國維對舞臺上的明清之曲并不欣賞,是因為其文字沒有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對京劇則更不欣賞,是因為其文字更無足觀。
C.研究“流行歌曲會成為一代之文字嗎?”這一問題,一定要回到具體的學術(shù)語境中去考察,否則不可能揭示出不同文學體式豐富多彩、不斷迭興的本真面目。
D.1996年北京大學出版了謝冕、錢理群主編的《百年中國文學經(jīng)典》,選入了崔健的搖滾歌曲《一無所有》和《這兒的空間》。作為中國精神制高點的北大,前任校長許智宏也不止一次在學生面前唱《變心的翅膀》和《老鼠愛大米》。由此看來,至少這四首歌屬于“一代之文學”的范疇。
【答案】選D。流行歌曲如果要取代詩成為當代文學的代表性樣式,它就必須接受成為文學經(jīng)典的資格審查(嫻熟的形象語言、原創(chuàng)性、認知能力等)并服從于文學中心主義的價值標碼。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六月,壬寅朔,昭義節(jié)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緘與抱真從甥元仲經(jīng)謀,秘不發(fā)喪,詐為抱真表,求以職事授緘;又詐為其父書,遣裨將陳榮詣王武俊假貨財。武俊怒曰:“吾與乃公厚善,欲同獎王室耳,豈與汝同惡邪!聞乃公已亡,乃敢不俟朝命而自立,又敢告我,況有求也!”使榮歸,寄聲質(zhì)責緘。
六月,壬寅朔(初一),昭義節(jié)度使李抱真去世。他的兒子殿中侍御史李緘,與李抱真的表外甥元仲經(jīng)謀劃,先不將李抱真去世的消息公告于眾,偽造李抱真的表章,請求將節(jié)度使的職務授給李緘,還偽造他父親的書信,派遣副將陳榮前往王武俊處借用錢財。王武俊生氣地說:“我與你父親深深交好,是為了共同輔助朝廷而已,怎么會與你狼狽為奸呢!聽說你父親已經(jīng)去世,你竟敢不等待朝廷的任命便擅自繼位,還敢告訴我,況且有求于我!”他讓陳榮回去,口頭傳達他對李緘的質(zhì)問與責備。
昭義步軍都虞候王延貴,汝州梁人也,素以義勇聞。上知抱真已薨,遣中使第五守進往觀變,且以軍事委王延貴。守進至上黨,緘稱抱真有疾不能見。三日,緘乃嚴兵詣守進,守進謂之曰:“朝廷已知相公捐館,令王延貴權(quán)知軍事。侍御宜發(fā)喪行服。”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守進召延貴,宣口詔令視事,趣緘赴東都。元仲經(jīng)出走,延貴悉歸罪于仲經(jīng),捕斬之。詔以延貴權(quán)知昭義軍事。
昭義步軍都虞候王延貴,是汝州梁地人氏,平素以見義勇為知名。德宗知道李抱真已經(jīng)去世了,便派遣中使第五守進前去觀察形勢的變化,將要把軍中事務交付給王延貴。第五守進來到上黨時,李緘聲稱李抱真重病在身,不能接見。過了三天,李緘才全副武裝地去見第五守進,第五守進告訴他說:“朝廷已經(jīng)知道李相公去世了,已命令王延貴暫且代理軍中事務。你最好還是將消息公之于眾,為你父親服喪守孝吧。”李緘驚訝不已,出來以后,他對各將領(lǐng)說:“朝廷不允許我執(zhí)掌軍中事務,諸位意下如何?”沒有人回答他。李緘害怕了,便回去將李抱真的死訊公布于眾,把節(jié)度使的印信和鑰匙交給監(jiān)軍。第五守進召來王延貴,口頭宣布詔旨,命令王延貴任職,催促李緘前往東都洛陽。元仲經(jīng)外出逃走。王延貴把罪責全部加給元仲經(jīng),便逮捕并斬殺了他。德宗頒詔任命王延貴暫且代理昭義軍中事務。
秋,七月,壬申朔,以王延貴為昭義留后,賜名虔休。昭義行軍司馬、攝州刺史元誼聞虔休為留后,意不平,表請以磁、邢、洺別為一鎮(zhèn)。昭義精兵多在此三州,誼厚賚以悅之。上屢遣中使諭之,不從。臨守將夏侯仲宣以城歸虔休,虔休遣磁州刺史馬正卿督裨將石定蕃等將兵五千擊州;定蕃帥其眾二千叛歸誼,正卿退還。詔以誼為饒州刺史,誼不行;虔休自將兵攻之,引水以灌城。九月,王虔休破元誼兵,進拔雞澤。 (節(jié)選自《唐紀五十一》
秋季,七月,壬申朔(初一),德宗任命王延貴為昭義留后,賜給他新的名字,叫王虔休。昭義行軍司馬、攝州刺史元誼聽說王虔休擔任了留后,心中憤慨不滿,上表請求將磁州、邢州另外組成一個節(jié)鎮(zhèn)。昭義的精銳兵馬多數(shù)駐扎在這三個州,元誼給與豐厚的待遇,以便取悅他們。德宗屢次派遣中使曉示他,但他不肯聽從。臨洺的守城將領(lǐng)夏侯仲宣率領(lǐng)全城歸順了王虔休,王虔休派遣磁州刺史馬正卿督促副將石定蕃等人領(lǐng)兵五千人進擊州。石定蕃率領(lǐng)他的部眾二千人叛變投降元誼,馬正卿撤退而還。德宗頒詔任命元誼為饒州刺史,元誼不肯前去就任。王虔休親自領(lǐng)兵攻打元誼,還引來水淹灌州城。九月,王虔休打敗元誼的兵馬,進軍攻克雞澤。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遣裨將陳榮詣王武俊假貨財 詣:指使。
B. 吾與乃公厚善 善:交好。
C. 令王延貴權(quán)知軍事 知:主持。
D. 趣緘赴東都 趣:催促。
【答案】選A。詣:往,到……去。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
B.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
C.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
D.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
【答案】選D。前三項都有“破句”,句讀標錯。
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緘為了繼承節(jié)度的職位,不僅沒有將父親去世的消息公之于眾,反而偽造了父親的表章。王武俊為人正直,不肯與李緘狼狽為奸,并讓陳榮回去,口頭傳達他對李緘的質(zhì)問與責備。
B.王延貴本是昭義步軍都虞侯,當?shù)伦谥览畋д嬉阉溃闩汕仓惺沟谖迨剡M前去觀察形勢的變化。李緘害怕了,交付了重要物件。第五守進口頭宣布詔旨,命令王延貴主管事務。
C.德宗任命王延貴為昭義留后,賜給他新的名字,叫王虔休。昭義行軍司馬、攝州刺史元誼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心中憤慨不滿。石定蕃也素來不滿王虔休,于是,率領(lǐng)他的部眾二千人叛變,歸降元誼。
D.德宗頒詔任命元誼為饒州刺史,元誼不肯前去就任。王虔休親自領(lǐng)兵攻打元誼,還引來水淹灌州城。九月,王虔休打敗元誼的兵馬,進軍攻克雞澤。
【答案】選C。“石定蕃也素來不滿王虔休”無據(jù)。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聞乃公已亡,乃敢不俟朝命而自立,又敢告我,況有求也!使榮歸,寄聲質(zhì)責緘。(5分)
【答案】聽說你父親已經(jīng)去世,你竟敢不等待朝廷的任命便擅自繼位,還敢告訴我,況且有求于我!”他讓陳榮回去,口頭傳達他對李緘的質(zhì)問與責備。(得分點:第二個“乃”、“俟”、“寄聲”各一分,句子大意2分)
(2) 昭義精兵多在此三州,誼厚賚以悅之。上屢遣中使諭之,不從。(5分)
【答案】昭義的精銳兵馬多數(shù)駐扎在這三個州,元誼重重地獎賞他,以便取悅他們。德宗屢次派遣中使曉示他,但他不肯聽從。(得分點: “賚”、“悅”、“諭”各一分,句子大意2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首宋詞,然后回答8~9題。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風報消息,續(xù)教啼鳥說來由。
展張草色長河畔,點綴花房小樹頭。若到故園應覓我,為傳淪落在江州。
8.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來表現(xiàn)“春生”?從全詩看,這些景物描寫有何作用?(5分)
【答案】和風,啼鳥,河畔草,樹頭花。(2分,答出兩點得1分)樂景寫哀(反襯)(3分)
【解析】這首詩一開始便問道:春天從來到人間,就悄無聲息地到何處去游歷呢?第二句即交代謎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罷。三、四兩句用了擬人手法,春天每到一處,先派遣“和風”傳送消息,告訴人們春天將來臨,再遣“啼鳥”說明春天到來的緣由。接下來的五、六兩句描寫春天到來后的絢麗景色:河畔綠草如茵,樹頭繁花點綴。而最后兩句詩意一轉(zhuǎn):春天如果到我的故鄉(xiāng)理該尋覓我吧,那就請春天為我向家人傳去淪落江州的信息。
9. 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鑒賞其抒情的妙處。(6分)
【答案】貶謫江州的傷感消沉(2分)以擬人手法虛寫(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鄉(xiāng),到處找我不見,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傳達淪落江州的愁苦;含蓄蘊藉。(4分,手法2分,效果分析2分)
【解析】詩的中間四句描繪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尾聯(lián)抒發(fā)了“天涯淪落之恨”,是傳統(tǒng)的“樂景襯哀情”的手法。詩人被貶謫江州的傷感消沉,也盡在這亦真亦幻的想像與描寫之中,可謂含蓄蘊藉,哀而不傷。這首詩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期間所作《潯陽春》三首的第一首,題為《春生》。它與《琵琶行》同是抒寫天涯淪落之恨,但選材,謀篇,命意,又何等不同!這就是藝術(shù)創(chuàng)造。這是一首七言律詩。盛唐以來,七律或工麗,或雄渾,或沉郁頓挫,佳作如林。但寫得這樣輕靈、跳脫、活潑的,還不曾有過。
?、缑淠瑢?6分)
10.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關(guān),載笑載言。
(2)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2017高考語文遼寧試題及答案
上一篇:2017高考語文課標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