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的典故出自哪里
臥薪嘗膽出自《越王勾踐世家》,這篇文章時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所寫,節(jié)選于《史記》一書。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臥薪嘗膽的典故出自哪里,希望大家喜歡!
成語臥薪嘗膽出自哪里
臥薪嘗膽出自《越王勾踐世家》,這篇文章時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所寫,節(jié)選于《史記》一書。文章十分簡短: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勾踐古作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汝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終滅吳。
司馬遷用了百字講述了勾踐臥薪嘗膽,自力更生的故事。越國因為被吳國打敗,當(dāng)時,吳王大臣伍子胥勸說吳王夫差應(yīng)該把勾踐殺死,勾踐謀臣文種讓勾踐給吳國伯嚭進獻珍寶,讓伯嚭勸說吳王不殺自己。吳王聽從了伯嚭的建議,于是免除勾踐一死,為了表現(xiàn)出自己臣服的決心,便帶著夫人和范蠡前來吳國,吳國命令勾踐看馬放牧,以此來羞辱他。為了表現(xiàn)出自己的忠心,讓吳王消除警惕,勾踐非常聽從吳王的一切命令,吳王對勾踐十分,滿意,認為勾踐已經(jīng)完全臣服于吳國,三年后,吳王便把勾踐等人放回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后,為了記住在吳國的屈辱,盡快讓自己振作起來,于是在頭梁上方懸掛一枚苦膽,勾踐堅持晚上睡草堆,清晨起床后添一下苦膽,目的就在于時刻提醒自己要強大越國。勾踐以身作則在農(nóng)田勞作,讓越國子民都看到了勾踐的恒心和決心,上下團結(jié)一體共同為越國的振興而努力。勾踐花費了十年時間,招兵買馬,訓(xùn)練軍隊,廣納人才,發(fā)展生產(chǎn)。終于,越國走向強大。
在勾踐帶領(lǐng)下,越國滅掉了吳國。
臥薪嘗膽中臥的意思是什么
臥薪嘗膽中臥的意思是躺或者趴、睡倒。這個故事出自于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一書,講述了越王勾踐勤勉雪恥的故事。臥薪嘗膽,顧名思義就是說,勾踐躺在草堆上吃著頭上方懸掛的苦膽,用來提示自己往日的恥辱。
吳王闔閭在世時,一心想攻打越國,但是失敗了。去世前,闔閭語重心長的告訴夫差,一定要討伐越國。夫差知道了父親的心愿,于是下定決心討伐越國。隨后,夫差率兵攻打越國獲得了勝利,越王勾踐和夫人都到了吳國做俘虜。吳王為了羞辱勾踐,讓他做馬夫,以此來磨滅勾踐的意志。勾踐為了獲得夫差的信任,讓他對自己減少戒備,對于夫差的命令,勾踐都會一一履行,表現(xiàn)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夫差認為勾踐已經(jīng)沒有反抗之心,便讓他回到了越國。勾踐回到越國后,看見越國一片蕭條的情景下定決心要讓越國變得強大,然后去討伐吳國。為了不讓自己忘掉恥辱,勾踐每天晚上都睡在草堆之中,并且懷中拿著兵器,時刻提醒自己曾經(jīng)所遭受的屈辱。回到越國后,他還是一國之王,勾踐擔(dān)心安逸的生活會讓他慢慢磨滅自己的斗志。每天晚上,堅持睡在干草堆上,讓自己保持一副清醒的心態(tài)。
經(jīng)過十年的韜光養(yǎng)晦,越國的軍事和經(jīng)濟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勾踐和謀士們認為時機很成熟,可以前去攻打吳國了。此時,夫差正帶著士兵討伐晉國,勾踐率兵突襲吳國,夫差知道后,向越國求和。后來,越國兵力進一步強盛之后,將吳國消滅了,而夫差因為當(dāng)初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建議,吳國敗亡后,夫差自殺身亡。
臥薪嘗膽的薪指什么
臥薪嘗膽中的薪是干草和柴火等意思。臥薪嘗膽出自于一個典故,與越王勾踐相關(guān),后來引申出來的意思就是說個人通過自己奮發(fā)圖強,得以改變現(xiàn)狀,一雪前恥,經(jīng)常作為勵志語言來使用。
吳國和越國是相鄰的兩個國家,吳王闔閭在世時,一心想攻打越國,但是失敗了。去世前,闔閭語重心長的告訴夫差,一定要討伐越國。夫差知道了父親的心愿,于是下定決心討伐越國。隨后,夫差率兵攻打越國獲得了勝利,越王勾踐和夫人都到了吳國做俘虜。吳王為了羞辱勾踐,讓他做馬夫,以此來磨滅勾踐的意志。勾踐為了獲得夫差的信任,讓他對自己減少戒備,對于夫差的命令,勾踐都會一一履行,表現(xiàn)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夫差認為勾踐已經(jīng)沒有反抗之心,便讓他回到了越國。勾踐回到越國后,看見越國一片蕭條的情景下定決心要讓越國變得強大,然后去討伐吳國。為了不讓自己忘掉恥辱,勾踐每天晚上都睡在草堆之中,并且懷中拿著兵器,時刻提醒自己曾經(jīng)所遭受的屈辱。在勾踐的努力之下,越國由弱走向了富強,和謀士們商量后決定前去討伐吳國。前后共討伐兩次,吳國成為手下敗將。
后來,臥薪嘗膽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故事,后人常用于自我鼓勵,當(dāng)自己想要改變現(xiàn)狀時,需要付出努力,受到他人的羞辱和無視時,要時刻提醒自己內(nèi)心和外在要變得更加強大,才能戰(zhàn)勝對方。
猜你喜歡:
臥薪嘗膽的典故出自哪里
下一篇:倉頡造字的典故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