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高等教育 >

試析高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xiàn)狀及可行性方案

時間: 郭浩平1 分享
  論文摘要:在新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就現(xiàn)狀而言,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將從人文知識與人文素質的關系入手,對目前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背景及現(xiàn)狀中的突出問題進行剖析,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性方案。其中,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應當以人文精神培育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具備與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的精神品質為目標,促進學生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他人關系之和諧的認識與實踐。
  論文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社會背景;現(xiàn)狀;可行性方案
  
  面對時代發(fā)展的嚴峻現(xiàn)實,面對撲面而至的21世紀,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高校都開展了旨在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積極探索。在探索中,對必須注重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形成共識,尤其對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呼聲最為強烈。
  1 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社會背景
  從社會歷史背景方面看,人類社會發(fā)展在呼喚現(xiàn)代科學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呼喚著人文素質的提高。我國在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堅持將和諧的人文原則以及對人類進行長遠關懷的人文精神貫徹到現(xiàn)代化建設中去。而教育更需關注人的生存和人的價值,關注人的情感和人的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自覺承擔起培養(yǎng)一代新人的時代使命。
  從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方面看,教育作為新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礎性、先導性事業(yè),其根本的價值就在于它能為經(jīng)濟發(fā)展培養(yǎng)智能型和復合型的、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具有團隊精神的人才;能把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統(tǒng)一起來,并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培養(yǎng)出善于學習并有能力進行終身學習的人才。對過去那種過分強調教育的“工具意識”而忽視教育的“教化意識”,過度注重科學教育而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了人才的知識面窄、人文底蘊薄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必須來一個徹底的變革,唯有這樣,大學教育才能真正擔當起“科教興國”的時代重任。
  從社會文化發(fā)展方面看, 20世紀末產(chǎn)生的新的文化思潮——科學人文主義,認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不是對立的,科學精神就是一種人文精神,人文并不排斥科學。教育應在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相互兼容與和諧的理念指導下,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的完備的人格,使之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發(fā)展之需要。
  2 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現(xiàn)狀
  2.1 人文知識與人文素質
  許多高校將人文素質教育錯誤地等同于人文知識教育。事實上,人文素質并不是單純的人文知識的積累和疊加。開設了人文知識教育課程、開展了人文知識活動,并不等于受教育者或參與活動者就具備了相應的人文素質。人文知識并不等于人文素質,人文素質也不僅僅指人文知識。你是一名文學博士,而卻可能一點人文素質也沒有;你是一名物理學家,但卻可能擁有深厚的人文素質。一個人要擁有人文素質,當然要具備基本的人文知識,但人文知識要轉化為人文素質,除了人文知識教育之外,人文教育的約束與導向、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學校教育能否把握使學生將人文知識內化為人文精神的動因等等,顯得十分重要。
  2.2 人文素質教育的導向問題
  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無疑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的形成,主要基于后天的人文素質教育。目前的人文素質教育,盡管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受教育的范圍也幾乎涉及到不同學科的所有學生,但由于考核方式的約束與導向問題,人文素質教育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難以很好地實現(xiàn)教育目的。目前,人文知識教育主要側重于測試受教育者對已學人文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缺乏科學性。而人文知識教育對學生產(chǎn)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影響,人文教育的實際效果往往卻被忽視。由于這種考核方式的約束和導向,人文素質教育也就只是停留在學生對人文知識的掌握上。
  2.3 人文環(huán)境的退化、失缺問題
  從高校自身層面而言,近幾年高校規(guī)模急劇擴張,原有的校區(qū)已經(jīng)難以適應各種需要,于是,許多高校都紛紛通過置換老校區(qū)來建設新校區(qū),寬闊、整齊、美麗的高校新區(qū)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而高校新區(qū)往往是多所高校集中在一起,形成相對集中、獨立的區(qū)域,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有利于營造總體的高教園區(qū)文化氛圍,但同時,各所高校自身的特色往往很難得到體現(xiàn),獨特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也受到了相互的干擾。
  3 高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可行性方案
  3.1 以人文精神蘊涵為中心,通過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合,改革課程體系
  在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上,高校應當根據(jù)自身擁有的教學資源,采取靈活的方式進行處理,而不必固執(zhí)統(tǒng)一的模式,只要有利于傳導人文精神,都是可選擇的。但是,不論如何安排,必須考慮到它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銜接與避讓,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質上具有明顯的人文素質教育的特征,它在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人文精神培育方面起著靈魂的作用。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應當以精神的傳遞為重心,在課程設計上,還應當盡量避免單一學科設置,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核心,通過特定主題進行多學科整合是較好的做法。如有些學校開設了“科技與社會”課程,涵蓋“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方法論”、“科技社會學”、“科技倫理學”等內容,這種安排筆者認為值得肯定。
  3.2 以對社會和諧性的觀察,反思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促進和諧發(fā)展
  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他人關系之和諧的認識與實踐與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的人文素質,不僅在知識習得的基礎上的建構,更需要內化主體的思想觀念,外化主體的積極行動。這要求教育者必須將受教育者的行為與社會實際、與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實際聯(lián)系起來,將教育內容與受教育者的行為情境聯(lián)系起來,使受教育者在處理他們與自然、與他人、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系的實踐中,鞏固已經(jīng)習得的人文知識和思想觀念,并逐步促進這些關系的和諧發(fā)展。為此,教育者可以引導學生以和諧性為標準去觀察社會,發(fā)現(xiàn)與和諧理念背道而馳的人與自然的沖突、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并努力通過其自身的努力找到問題的癥結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方法;與此同時,促動他們反觀自身行為,從而使他們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他人之間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有所貢獻。
  3.3 以校園文化建設為重要載體,發(fā)揮校園環(huán)境“化育人文”的優(yōu)勢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會增添學校的人文氣息。學生置身于人文環(huán)境之中,耳濡目染,心靈會得到凈化,境界會得到提升。報告會、演講會、朗誦會、辯論會、讀書節(jié)、文化藝術節(jié)以及校園人文景觀、校史陳列等形式遠比課堂上的課程學習效果明顯、直接。同時,校園文化實際上也以隱性課程的形式承擔著教育重任。高校要著重通過校園文化培育、校園環(huán)境設計等途徑,充分實現(xiàn)校園文化的隱性課程的功能,以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為起點,實現(xiàn)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
  3.4 以人文精神的展現(xiàn)為目的,改革人文素質教育的考核方式
  目前,各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考績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采取輔修、雙學位制,修滿所設課程,可以得到相應的學業(yè)證書。在這種制度下,教師的教學未免更多地傾向于傳授知識,因此其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不僅不能增強學生的人文思考,反而增大了學生學習的功利色彩,從而讓人文素質教育誤入歧途;另一種是作為必修課程進行開卷或閉卷考試,不及格或拿不到該類課程的總學分則不準予畢業(yè),在這種制度下,甚至會出現(xiàn)負面作用:學生得到的將不是來自優(yōu)秀文化成果文化的熏陶和充實,而是教學管理制度的壓力,不是對美、責任的感受,而是對一種不合理制度的憎惡。要讓學生充分地以自己的思想風格、思維方式去自由地思索人生、思考社會,同時見之于行動,這才是人文素質教育所需要的考核。筆者認為,考核可以采取兩種途徑:論文與社會實際調研相結合,以“人文關懷度”為評價標準,進行“知”的效果評價;人際關系狀況和公益活動參與狀況相結合,以每個學生與他人、社會、自然的和諧程度為標準,考察學生的實際行為水平,進行“行”的效果評價。兩種評價的具體實施者可以是負責課程教學的教師、專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班主任)等。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學生一個公允、真實且符合人文素質教育宗旨的評價。
  綜上所述,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是高教改革的時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適應“兩個轉變”的需要,是當前高校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如果高校對人文素質教育未給予應有的重視,就將背離社會的需要和學生自身素質提高的內有需求。換言之,是否重視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關系到社會能否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進步和新世紀人才隊伍建設成敗的深遠問題。
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