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學語文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學
時間:
翟文喜1由 分享
【內(nèi)容摘要】讓學生在一種自由、寬松、愉悅、和諧的氛圍下學習寫作。降低作文的難度,消除對寫作的畏懼,更多一些童真和想象,讓學生愉快地作文。創(chuàng)造一個能激發(fā)表達欲望的寫作話題,讓我們關注學生的興趣,撫摸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有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沖動。將喚起并積累學生對寫作對象的細膩體驗和獨特感受作為寫作教學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感受能力,豐富學生的體驗,擴大生活視野,積累豐富的素材。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作文教學
學生作文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它涉及了注意、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情緒等多種心理活動,是一項綜合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也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許多老師在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成功,更有不少老師在作文技法訓練方面有了許多收獲。但是,問題仍然存在。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著濫于模仿而少創(chuàng)造,情感虛假蒼白而少真情的通病。而大量作文課堂教學更是重“知”輕“能”,重“外”輕“內(nèi)”,重“寫”輕“說”,重“理”輕“情”,重“文”輕“境”。有學者將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負面影響歸納為這樣六點:“應題”的束縛,“應體”的拘泥,“應命”的違心,“應法”的尷尬,“應套”的就范,“應試”的無奈。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發(fā)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新課標》),對寫作教學的目的、任務重新作了定位。其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將義務教育分成4個學段,分別設置了階段目標,注重了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那么,怎樣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開展作文教學呢?筆者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營造一種氛圍——自由、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
當前兒童普遍怕作文,一提到作文,腦子里立刻蹦出這樣一類詞語:難、苦惱、害怕等等。究其原因,是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規(guī)矩多多,要求多多,條條框框多多造成的,學生始終在一種緊張、嚴肅的氛圍中學習寫作,在十分痛苦中熬出一篇篇符合老師要求和規(guī)范的作文來。如此寫作,怎么不與“苦惱,”“害怕”聯(lián)系起來?在新課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寫作知識和能力的達成,更要關注寫作過程,情感態(tài)度。鑒于此,營造一個自由、寬松、愉悅、和諧的寫作課堂氛圍,便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地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擴散。
上文談到,當前作文因“應題”,“應體”,“應命”,“應法”,“應套”“應試”,使學生感到束縛,拘泥違心,無奈尷尬。我們的作文教學,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創(chuàng)設與題意有關的真實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課,害怕寫作文。
《新課標》關于寫作的基本理念是:“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本著“我手寫我的口”精神,《新課標》的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就隱含著自由表達的意思。當然自由表達不等同于胡言亂語,所以第三學段作了這樣的表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所以我們要更少地限制,讓學生的心靈松綁,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無拘無束的馳騁思維。例如筆者在教五年級一節(jié)實驗作文課《燒不壞的手帕》時,打破要求學生對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后的觀察和寫作的常規(guī),而是毫不限制地讓學生觀察、想象,可以寫實驗的過程,也可以想象成童話故事,可以寫記敘文,也可以寫書信、詩歌,甚至允許學生將其過程做成實驗記錄。結果表明,掙脫束縛的學生興趣盎然,角度眾多,形式豐富,寫出了許多極富創(chuàng)意的課堂習作。作文課的自由,包括學生選材的自由,感情表達上的自由和語言個性表達的自由。
2、少一些寫實,多一些想象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個經(jīng)過夸張和變形的世界,他們的思維常有很強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對所見的事物都帶上主觀色彩。他們喜歡動畫片,喜歡聽神話故事和童話故事。那些極度燦爛的夸張的形象,那些充滿奇幻意味的瑰麗的色彩,那些隨意穿越時空,可以呼風喚雨的神仙、游俠和斗士,都是他們心中的偶像,他們在這些故事中尋找夢想棲息的家園。
但可悲和可憐的是,我們的作文教學根本沒有考慮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征。現(xiàn)行教材從一—五年級,幾乎沒有安排一次想象作文訓練,甚至沒有穿插滲透想象作文的訓練。我們一直要求學生如實地描摹生活中的事物、事件,呆板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梢哉f,我們一直在努力培養(yǎng)語言的照相機。但這種努力往往遭到失敗。所以《新課標》中,多次明確提出了作文課要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第一學段提出“寫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覺和想象”,第三學段則進一步提出“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由此可見,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課標》對作文課的一項重要要求。
也如上文堤到的教例,在寫實性作文課《燒不壞的手帕》中,我特意引導學生想象,讓學生把它當做生活中發(fā)生的一次嚴重的火災事故,把實驗過程寫成一則童話故事,讓學生將自己充當故事中的人物。這樣,不但讓學生的情感參與了,而且有效地加強了課堂的想象氛圍,使學生在更愉快更輕松的環(huán)境下寫作,效果自然會好。
3、少一些技巧,多一些漫談
淡化技巧訓練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以往的寫作教學對寫作技巧的要求很多,如“有中心,要圍繞一個意思來寫,使人知道是為什么而寫的;有條理,按一定的順序寫,使人看得清楚明白;有重點,主要部分寫詳細些,次要部分寫簡略些,注意選詞用語,要用恰當?shù)脑~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順連貫”等。與此不同的是,《新課標》對小學生寫作除了“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外,對寫作技巧幾乎沒有具體的要求,僅在第三階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到“能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與舊日《大綱》相比,這幾乎不算什么技巧方面的要求了。在淡化技巧的同時,《新課標》又強調了另一點:“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可見對學生情感和素材內(nèi)容的積累又是非常重視。該如何做?那便是更少一些技巧的訓練,更多一些隨筆式的漫讀,讓學生從生活中挖掘素材。
4、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童真
為什么我們學生的作文會出現(xiàn)大量的“揀錢包”、“扶盲人過馬路”等事件?難道是所有的人都把錢包往大街上扔,所有的人都把眼睛弄瞎再跑到大街上來嗎?那是因為我們的作文教學過于追求思想教育!過多的說教,一味的強調要有正確積極的思想觀點,一味的強調“文以載道”、“文以明道”。而學生在作文之前,就要對腦子里的素材一一對應這些思想要求進行過濾、審查,到最后便發(fā)現(xiàn),心里根本找不到這么高尚的事件!那么就意味著無法進行寫作了,于是只好找這些“高尚”的案例來湊數(shù)。而這些事恰恰是學生最不感興趣,最不想說的話,除了能造成學生為人和為文的“假、大、空”外一無好處!
《新課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這些無不是以兒童特有的童真出發(fā),去觀察世界感悟人生的;無不要求以幼稚純真的眼光,去描繪世界的。只有這樣的視角和內(nèi)容,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才會讓學生感到作文的樂趣,也才會讓學生做真實的人。
如在一次給三年級學生上作文課,要求學生談談“賴床”的話題,學生居然會非常樂意。一個學生說到“被窩里暖烘烘的,可舒服了”,其余學生會心地微笑了,他繼續(xù)說:“媽媽喊我起床,掀我的棉被,打我的小*股,還說要脫我的小褲頭……”這時,全班孩子竟哈哈大笑,有幾個學生還手舞足蹈起來。他還繼續(xù)說:“我才不怕呢,反正只有媽媽一個人,給她看見了也沒關系,我就把*股翹起來……。”這句話更引起了哄堂大笑,全班氣氛更加活躍了,光地上就有笑扒了三個學生,還有一個學生竟跑過去摟著他就是一個響響的吻。為什么這樣幾句幼稚甚至有些不雅的話,會引起這么強烈的共鳴呢?因為這是孩子們共同經(jīng)歷的事,也只有這些童言稚語才能真正道出了孩子認為有趣的事,才能真正道出他們的快樂,道出他們心中的秘密!
由此可見,多一些童真,多一些爛漫,多一些幼稚,少一些說教,少一些立意,少一些嚴肅,不但不會對作文教學有什么壞處,還會讓課堂增色不少,還會讓作文光彩許多。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作文教學
學生作文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它涉及了注意、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情緒等多種心理活動,是一項綜合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也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許多老師在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成功,更有不少老師在作文技法訓練方面有了許多收獲。但是,問題仍然存在。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著濫于模仿而少創(chuàng)造,情感虛假蒼白而少真情的通病。而大量作文課堂教學更是重“知”輕“能”,重“外”輕“內(nèi)”,重“寫”輕“說”,重“理”輕“情”,重“文”輕“境”。有學者將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負面影響歸納為這樣六點:“應題”的束縛,“應體”的拘泥,“應命”的違心,“應法”的尷尬,“應套”的就范,“應試”的無奈。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發(fā)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新課標》),對寫作教學的目的、任務重新作了定位。其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將義務教育分成4個學段,分別設置了階段目標,注重了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那么,怎樣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開展作文教學呢?筆者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營造一種氛圍——自由、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
當前兒童普遍怕作文,一提到作文,腦子里立刻蹦出這樣一類詞語:難、苦惱、害怕等等。究其原因,是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規(guī)矩多多,要求多多,條條框框多多造成的,學生始終在一種緊張、嚴肅的氛圍中學習寫作,在十分痛苦中熬出一篇篇符合老師要求和規(guī)范的作文來。如此寫作,怎么不與“苦惱,”“害怕”聯(lián)系起來?在新課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寫作知識和能力的達成,更要關注寫作過程,情感態(tài)度。鑒于此,營造一個自由、寬松、愉悅、和諧的寫作課堂氛圍,便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地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擴散。
上文談到,當前作文因“應題”,“應體”,“應命”,“應法”,“應套”“應試”,使學生感到束縛,拘泥違心,無奈尷尬。我們的作文教學,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創(chuàng)設與題意有關的真實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課,害怕寫作文。
《新課標》關于寫作的基本理念是:“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本著“我手寫我的口”精神,《新課標》的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就隱含著自由表達的意思。當然自由表達不等同于胡言亂語,所以第三學段作了這樣的表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所以我們要更少地限制,讓學生的心靈松綁,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無拘無束的馳騁思維。例如筆者在教五年級一節(jié)實驗作文課《燒不壞的手帕》時,打破要求學生對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后的觀察和寫作的常規(guī),而是毫不限制地讓學生觀察、想象,可以寫實驗的過程,也可以想象成童話故事,可以寫記敘文,也可以寫書信、詩歌,甚至允許學生將其過程做成實驗記錄。結果表明,掙脫束縛的學生興趣盎然,角度眾多,形式豐富,寫出了許多極富創(chuàng)意的課堂習作。作文課的自由,包括學生選材的自由,感情表達上的自由和語言個性表達的自由。
2、少一些寫實,多一些想象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個經(jīng)過夸張和變形的世界,他們的思維常有很強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對所見的事物都帶上主觀色彩。他們喜歡動畫片,喜歡聽神話故事和童話故事。那些極度燦爛的夸張的形象,那些充滿奇幻意味的瑰麗的色彩,那些隨意穿越時空,可以呼風喚雨的神仙、游俠和斗士,都是他們心中的偶像,他們在這些故事中尋找夢想棲息的家園。
但可悲和可憐的是,我們的作文教學根本沒有考慮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征。現(xiàn)行教材從一—五年級,幾乎沒有安排一次想象作文訓練,甚至沒有穿插滲透想象作文的訓練。我們一直要求學生如實地描摹生活中的事物、事件,呆板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梢哉f,我們一直在努力培養(yǎng)語言的照相機。但這種努力往往遭到失敗。所以《新課標》中,多次明確提出了作文課要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第一學段提出“寫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覺和想象”,第三學段則進一步提出“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由此可見,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課標》對作文課的一項重要要求。
也如上文堤到的教例,在寫實性作文課《燒不壞的手帕》中,我特意引導學生想象,讓學生把它當做生活中發(fā)生的一次嚴重的火災事故,把實驗過程寫成一則童話故事,讓學生將自己充當故事中的人物。這樣,不但讓學生的情感參與了,而且有效地加強了課堂的想象氛圍,使學生在更愉快更輕松的環(huán)境下寫作,效果自然會好。
3、少一些技巧,多一些漫談
淡化技巧訓練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以往的寫作教學對寫作技巧的要求很多,如“有中心,要圍繞一個意思來寫,使人知道是為什么而寫的;有條理,按一定的順序寫,使人看得清楚明白;有重點,主要部分寫詳細些,次要部分寫簡略些,注意選詞用語,要用恰當?shù)脑~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順連貫”等。與此不同的是,《新課標》對小學生寫作除了“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外,對寫作技巧幾乎沒有具體的要求,僅在第三階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到“能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與舊日《大綱》相比,這幾乎不算什么技巧方面的要求了。在淡化技巧的同時,《新課標》又強調了另一點:“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可見對學生情感和素材內(nèi)容的積累又是非常重視。該如何做?那便是更少一些技巧的訓練,更多一些隨筆式的漫讀,讓學生從生活中挖掘素材。
4、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童真
為什么我們學生的作文會出現(xiàn)大量的“揀錢包”、“扶盲人過馬路”等事件?難道是所有的人都把錢包往大街上扔,所有的人都把眼睛弄瞎再跑到大街上來嗎?那是因為我們的作文教學過于追求思想教育!過多的說教,一味的強調要有正確積極的思想觀點,一味的強調“文以載道”、“文以明道”。而學生在作文之前,就要對腦子里的素材一一對應這些思想要求進行過濾、審查,到最后便發(fā)現(xiàn),心里根本找不到這么高尚的事件!那么就意味著無法進行寫作了,于是只好找這些“高尚”的案例來湊數(shù)。而這些事恰恰是學生最不感興趣,最不想說的話,除了能造成學生為人和為文的“假、大、空”外一無好處!
《新課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這些無不是以兒童特有的童真出發(fā),去觀察世界感悟人生的;無不要求以幼稚純真的眼光,去描繪世界的。只有這樣的視角和內(nèi)容,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才會讓學生感到作文的樂趣,也才會讓學生做真實的人。
如在一次給三年級學生上作文課,要求學生談談“賴床”的話題,學生居然會非常樂意。一個學生說到“被窩里暖烘烘的,可舒服了”,其余學生會心地微笑了,他繼續(xù)說:“媽媽喊我起床,掀我的棉被,打我的小*股,還說要脫我的小褲頭……”這時,全班孩子竟哈哈大笑,有幾個學生還手舞足蹈起來。他還繼續(xù)說:“我才不怕呢,反正只有媽媽一個人,給她看見了也沒關系,我就把*股翹起來……。”這句話更引起了哄堂大笑,全班氣氛更加活躍了,光地上就有笑扒了三個學生,還有一個學生竟跑過去摟著他就是一個響響的吻。為什么這樣幾句幼稚甚至有些不雅的話,會引起這么強烈的共鳴呢?因為這是孩子們共同經(jīng)歷的事,也只有這些童言稚語才能真正道出了孩子認為有趣的事,才能真正道出他們的快樂,道出他們心中的秘密!
由此可見,多一些童真,多一些爛漫,多一些幼稚,少一些說教,少一些立意,少一些嚴肅,不但不會對作文教學有什么壞處,還會讓課堂增色不少,還會讓作文光彩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