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時間:
孫德田1由 分享
小學低段的學生正處于審美的萌芽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讓他們能正確區(qū)分善惡、美丑,能以善為美,進而能熱愛美、創(chuàng)造美,這才是小學低段審美教育的目的。而語文教學正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主要陣地。多年實踐證明,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美育教育,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
一、理解教材,感受美
語文學科是一門飛揚著作者靈性的特殊教學內容而形成的具有濃郁人文特色的課程,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培養(yǎng)人格素質。特別是作品中優(yōu)美的文字,鮮明的形象,更能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和自豪感,它能使枯燥的文字化為美好的形象,把干巴巴的道德說教變成吸引人,令人心悅誠服的鮮明形象。
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我采取誦讀——自悟——想象的手段,先讓學生多次誦讀,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其語言魅力,特別是文中生動形象的比喻、結構嚴謹的排比、恰如其分的夸張。然后再自讀自悟,最后是聽,朗讀想象。讓孩子們輕輕閉上眼睛,跟著老師的朗讀,一起去游覽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則播放輕音樂,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聲情并茂地朗讀起來。朗讀完畢,孩子們依然閉著眼睛,如癡如醉,沉浸在西沙群島奇異的景色之中……他們睜開眼睛時,我問他們看到了什么,孩子們爭相回答:深淺不一、色彩絢麗的海水;形狀各異的珊瑚;多得數不清的魚兒;海灘上美麗的貝殼;海島上成群飛翔的海鳥……相機引導:“這么美麗富饒的海島,你們喜歡嗎?”“喜歡!”“我能住在這里,該多好??!”“長大后,我也要像這些解放軍戰(zhàn)士一樣,守衛(wèi)這美麗的祖國的南大門。”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向往的小臉,一雙雙明澈的眸子。我想:這堂課是成功的,孩子們已于自覺不自覺中接受了一堂生動形象的美育課,他們已懂得從祖國語言文字中去欣賞美、理解美。
二、觀察插圖,發(fā)現美
小學低段語文課本上有著豐富的插圖,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鳥蟲魚,風土人情,童話故事等各個方面,這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無不吸引學生暢游其中而獲得美的享受。比如,學習《游園不值》一詩時,光靠口干舌燥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理解詩的意境,從而獲得美的享受的。而再看看插圖:園外探出的俏麗的杏花,墻內若隱若現的一抹嫣紅。這就能勾起學生無限遐想,此時再誦讀千古名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學生早已隨著詩人的腳步,來到了這春意盎然的杏花園邊,內心早已涌起那種無以言傳的暖意,同作者產生了共鳴,當然已入情入境,受到了美的熏陶、感染。
三、置身自然,體會美
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逐漸學會體味美、聯(lián)想美,進而學會理解美、熱愛美、創(chuàng)造美。教師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進行審美教育。因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嘆為觀止,它是美育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它充滿生機,為人們的審美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是學生最容易接受和掌握的一種審美對象。
如:春天到了,可組織學生踏青尋覓,去感受春的嬌媚,春的生機。那潺潺流淌的小溪,溪中歡快的小魚,花園里的姹紫嫣紅,草地上的綠意盎然,田野里泥土的芬芳……秋天里,我們還可以去登高望遠,去感受秋的魅力,秋的博大。明凈高遠的天空,依水照鏡的垂柳,紅臉垂首的高粱,吐絮如云的棉花,果園里撲鼻的清香……學生們已完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大自然懷抱中,豈有不愛我河山,愛我祖國之理?還用得上道德說教嗎?
四、創(chuàng)新學習,探究美
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語文課堂生活,才能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取向。選入教材的課文大多是有深邃的蘊意,文章言盡而意無窮。如果教師允許學生富有個人情感的閱讀,就有可能出現“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結果。我在教學《獨坐敬亭山》一文時,讓學生們在充分看圖,多次朗讀本詩,體會意境后,問:“你們有什么想法?”學生們的答案不一,可真富有童趣。有的說“這個地方可真美,沒有環(huán)境污染。”有的說“李白真會享受,獨自欣賞美景。”有的說“這些鳥兒可真無情,為什么不留下來陪一下李白呢?”還有的說“要是我,我才不會覺得孤單寂寞,相反還會覺得清靜悠閑。”這些不一的回答,真令人賞心悅目。閱讀,求的就是獨特的感受,這種獨特的感受,才是人性的,如果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何談美感!
五、積累感悟,鑒賞美
一位教育家曾說:“教育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感情,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培根說:“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所以,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能力,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尤其重要的。
作為教師,就應當找準相應的契機,在閱讀材料蘊含情感的關鍵處著意點撥學生心靈的琴弦,誘發(fā)他們的情感以引起共鳴,從而愛作者之所愛,恨作者之所恨。平時,我們準備了一個摘抄本,讓孩子們平時學會摘抄優(yōu)美詞句和名人名言,在課前五分鐘一起品讀、欣賞,從而產生愉悅的審美情感。
六、口語交際,延伸美
低年級口語交際亦是審美教育的陣地。低年級的口語交際大部分洋溢著人文關懷。尋找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動物間的相互幫助,學習禮貌待人接物……無不有著美的一面。教師完全可在教學中抓住閃光點,尋找契機,相應讓學生感受真誠、友善、美好。還可以抓住兒童特點,進行專題討論。如:《我愛我家》、《我與地球媽媽》、《我最愛看動畫片》等。還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模擬活動,進行生活化教學。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購物》時,可先讓學生回家去了解日常用品的價格、性能。第二天在課堂上,請一位同學扮演售貨員,幾名學生分頭去買商品,通過他們逼真的表演,孩子們知道了買東西要討價還價,要物有所值,更知道怎樣禮貌購物、文明購物,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待人處事的能力。
因此,作為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師,要自始至終不忘審美教育,將美育貫穿始終,滲透于點點滴滴的教學行為中。在這種大語文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孩子們肯定會具有不一般的審美能力,會將美視為人生珍寶。
一、理解教材,感受美
語文學科是一門飛揚著作者靈性的特殊教學內容而形成的具有濃郁人文特色的課程,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培養(yǎng)人格素質。特別是作品中優(yōu)美的文字,鮮明的形象,更能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和自豪感,它能使枯燥的文字化為美好的形象,把干巴巴的道德說教變成吸引人,令人心悅誠服的鮮明形象。
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我采取誦讀——自悟——想象的手段,先讓學生多次誦讀,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其語言魅力,特別是文中生動形象的比喻、結構嚴謹的排比、恰如其分的夸張。然后再自讀自悟,最后是聽,朗讀想象。讓孩子們輕輕閉上眼睛,跟著老師的朗讀,一起去游覽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則播放輕音樂,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聲情并茂地朗讀起來。朗讀完畢,孩子們依然閉著眼睛,如癡如醉,沉浸在西沙群島奇異的景色之中……他們睜開眼睛時,我問他們看到了什么,孩子們爭相回答:深淺不一、色彩絢麗的海水;形狀各異的珊瑚;多得數不清的魚兒;海灘上美麗的貝殼;海島上成群飛翔的海鳥……相機引導:“這么美麗富饒的海島,你們喜歡嗎?”“喜歡!”“我能住在這里,該多好??!”“長大后,我也要像這些解放軍戰(zhàn)士一樣,守衛(wèi)這美麗的祖國的南大門。”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向往的小臉,一雙雙明澈的眸子。我想:這堂課是成功的,孩子們已于自覺不自覺中接受了一堂生動形象的美育課,他們已懂得從祖國語言文字中去欣賞美、理解美。
二、觀察插圖,發(fā)現美
小學低段語文課本上有著豐富的插圖,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鳥蟲魚,風土人情,童話故事等各個方面,這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無不吸引學生暢游其中而獲得美的享受。比如,學習《游園不值》一詩時,光靠口干舌燥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理解詩的意境,從而獲得美的享受的。而再看看插圖:園外探出的俏麗的杏花,墻內若隱若現的一抹嫣紅。這就能勾起學生無限遐想,此時再誦讀千古名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學生早已隨著詩人的腳步,來到了這春意盎然的杏花園邊,內心早已涌起那種無以言傳的暖意,同作者產生了共鳴,當然已入情入境,受到了美的熏陶、感染。
三、置身自然,體會美
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逐漸學會體味美、聯(lián)想美,進而學會理解美、熱愛美、創(chuàng)造美。教師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進行審美教育。因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嘆為觀止,它是美育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它充滿生機,為人們的審美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是學生最容易接受和掌握的一種審美對象。
如:春天到了,可組織學生踏青尋覓,去感受春的嬌媚,春的生機。那潺潺流淌的小溪,溪中歡快的小魚,花園里的姹紫嫣紅,草地上的綠意盎然,田野里泥土的芬芳……秋天里,我們還可以去登高望遠,去感受秋的魅力,秋的博大。明凈高遠的天空,依水照鏡的垂柳,紅臉垂首的高粱,吐絮如云的棉花,果園里撲鼻的清香……學生們已完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大自然懷抱中,豈有不愛我河山,愛我祖國之理?還用得上道德說教嗎?
四、創(chuàng)新學習,探究美
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語文課堂生活,才能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取向。選入教材的課文大多是有深邃的蘊意,文章言盡而意無窮。如果教師允許學生富有個人情感的閱讀,就有可能出現“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結果。我在教學《獨坐敬亭山》一文時,讓學生們在充分看圖,多次朗讀本詩,體會意境后,問:“你們有什么想法?”學生們的答案不一,可真富有童趣。有的說“這個地方可真美,沒有環(huán)境污染。”有的說“李白真會享受,獨自欣賞美景。”有的說“這些鳥兒可真無情,為什么不留下來陪一下李白呢?”還有的說“要是我,我才不會覺得孤單寂寞,相反還會覺得清靜悠閑。”這些不一的回答,真令人賞心悅目。閱讀,求的就是獨特的感受,這種獨特的感受,才是人性的,如果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何談美感!
五、積累感悟,鑒賞美
一位教育家曾說:“教育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感情,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培根說:“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所以,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能力,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尤其重要的。
作為教師,就應當找準相應的契機,在閱讀材料蘊含情感的關鍵處著意點撥學生心靈的琴弦,誘發(fā)他們的情感以引起共鳴,從而愛作者之所愛,恨作者之所恨。平時,我們準備了一個摘抄本,讓孩子們平時學會摘抄優(yōu)美詞句和名人名言,在課前五分鐘一起品讀、欣賞,從而產生愉悅的審美情感。
六、口語交際,延伸美
低年級口語交際亦是審美教育的陣地。低年級的口語交際大部分洋溢著人文關懷。尋找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動物間的相互幫助,學習禮貌待人接物……無不有著美的一面。教師完全可在教學中抓住閃光點,尋找契機,相應讓學生感受真誠、友善、美好。還可以抓住兒童特點,進行專題討論。如:《我愛我家》、《我與地球媽媽》、《我最愛看動畫片》等。還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模擬活動,進行生活化教學。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購物》時,可先讓學生回家去了解日常用品的價格、性能。第二天在課堂上,請一位同學扮演售貨員,幾名學生分頭去買商品,通過他們逼真的表演,孩子們知道了買東西要討價還價,要物有所值,更知道怎樣禮貌購物、文明購物,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待人處事的能力。
因此,作為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師,要自始至終不忘審美教育,將美育貫穿始終,滲透于點點滴滴的教學行為中。在這種大語文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孩子們肯定會具有不一般的審美能力,會將美視為人生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