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72例體會
時間:
楊磊1由 分享
我們對單純性消化不良的72例患兒進行推拿治療,取到滿意的效果。經(jīng)觀察與隨訪,痊愈51例,顯效12例,因轉6例,無效3例,其中治愈率達了87%,總有效率達95.8%。同時,此法具有操作簡便、患兒無痛苦、易于接受治療等優(yōu)點,因而值得推廣,現(xiàn)簡介于后。
1 臨床表現(xiàn)
患兒腹瀉日3—15次,呈稀水樣,黃綠色大便,有酸臭味,夾帶少量白色粘液。有的患兒伴溢乳及嘔吐;有的患兒有伴外感發(fā)熱;大多便前腹痛,泄后暫安;腹泄一周或日瀉次數(shù)較多者,可見面色蒼白及脫水貌。舌苔薄白或白膩,舌質正?;虻t。
2 推拿手法
2.1補脾土 穴位,拇指羅紋面。推法,用拇指指腹在患兒拇指撓側向上推2分鐘。每分鐘200次左右。
2.2清大腸 用中指指腹在患兒食指指關節(jié)撓側邊緣,自風關推向命關,推1分鐘,100—200次。
2.3補腎水 用拇指指腹在患兒小指內側,從指夾向指根推(向心)2分鐘,200—400次/分。
2.4提脊法 用雙手,自患兒長強穴處,治脊柱兩側向上至大椎穴,將患兒皮肉提起后松開,一般提2—3遍。
2.5點按足三里 用拇指在患兒足三里穴上,稍用力點按10—20次。
2.6清天河水 穴位位置,前臂掌側正中,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成一直線。操作,自腕部向上推至肘彎處,推100—500次。
2.7運八卦 穴位,在手掌心的周圍。操作,男孩取左,女孩取右。自小指對應之掌根向魚際,經(jīng)二、三、四指根旋轉到小指根部。
3 操作方法
患兒取坐位,提脊時則取俯位。取穴宜男左、女右。在術處涂擦適量之滑石粉或植物油。以“向心為補,離心為瀉”的啄則決定推向。在操作時,手法應輕重適宜,用力均勻。病輕時,推力宜輕,速度要緩;病重時,推力宜重,速度宜快。
4 典型病例介紹
4.1男,8個月。腹瀉已6天,大便日5—8次。稀水便夾帶黃色粘液,煩燥,哭鬧、溢乳、舌苔白干、舌質紅,指紋紅。處方:補脾土(雙),清大腸(左)推200次,補腎水(雙)推300次,清天河水(左),推l 50次,每日推二遍。推兩天后,腹泄減為日4次,溢乳、煩燥癥狀若失。第三日去清天河水。加提脊法與點按足三里,每日推一遍,又推2天后,病已全愈。
4.2女,1歲半。腹瀉已33天,經(jīng)西醫(yī)治療無效,服中藥又吐出,故來我科求治。癥見腹瀉日8—l0次,腹痛,便后痛解,便中可見食物殘渣,神志萎糜,面色青黃,舌質紅苔的干,脈象寸滑關弦。處方:補脾土,清大腸,揉丹田,前兩穴取右側,用重推300次,用掌根尺側揉患兒肚臍周l00次(逆時針方向),日推二次,連往五天。后腹疼止,瀉減為日6次。去揉丹田,加補腎水(雙)推200次,提脊100次,點按足三里(右),中度力推按100次。日推一次,又推五天,病兒瀉止,納增,精神向旺。囑其服用健脾糕以善后。追訪一年,無反復。
5 體會
補通過對72例患兒的推拿治療,認為補脾土、清大腸、補腎水是治療此病的主穴。提脊法可以溫通督脈,能脾陽,助溫腎水益于患兒正氣來復,故能縮短病程,推拿中亦常選用。要想提高推拿療效,須取穴準,推拿手法的輕重、次數(shù)要適宜。同時應因人、因時制宜,體質弱與冬、春季應按足三里;嘔吐應加清天河水;發(fā)熱時要加運八卦。
此法的作用原理,可能與十二皮部相關。它能疏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安五臟和六腑,從而使患兒紊亂的消化機能得到糾正,恢復正常,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推拿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腹為瀉,解決了幼兒服藥難,以及邊遠山區(qū)治病無錢等問題,故深受患者家長歡迎,值得推廣。
1 臨床表現(xiàn)
患兒腹瀉日3—15次,呈稀水樣,黃綠色大便,有酸臭味,夾帶少量白色粘液。有的患兒伴溢乳及嘔吐;有的患兒有伴外感發(fā)熱;大多便前腹痛,泄后暫安;腹泄一周或日瀉次數(shù)較多者,可見面色蒼白及脫水貌。舌苔薄白或白膩,舌質正?;虻t。
2 推拿手法
2.1補脾土 穴位,拇指羅紋面。推法,用拇指指腹在患兒拇指撓側向上推2分鐘。每分鐘200次左右。
2.2清大腸 用中指指腹在患兒食指指關節(jié)撓側邊緣,自風關推向命關,推1分鐘,100—200次。
2.3補腎水 用拇指指腹在患兒小指內側,從指夾向指根推(向心)2分鐘,200—400次/分。
2.4提脊法 用雙手,自患兒長強穴處,治脊柱兩側向上至大椎穴,將患兒皮肉提起后松開,一般提2—3遍。
2.5點按足三里 用拇指在患兒足三里穴上,稍用力點按10—20次。
2.6清天河水 穴位位置,前臂掌側正中,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成一直線。操作,自腕部向上推至肘彎處,推100—500次。
2.7運八卦 穴位,在手掌心的周圍。操作,男孩取左,女孩取右。自小指對應之掌根向魚際,經(jīng)二、三、四指根旋轉到小指根部。
3 操作方法
患兒取坐位,提脊時則取俯位。取穴宜男左、女右。在術處涂擦適量之滑石粉或植物油。以“向心為補,離心為瀉”的啄則決定推向。在操作時,手法應輕重適宜,用力均勻。病輕時,推力宜輕,速度要緩;病重時,推力宜重,速度宜快。
4 典型病例介紹
4.1男,8個月。腹瀉已6天,大便日5—8次。稀水便夾帶黃色粘液,煩燥,哭鬧、溢乳、舌苔白干、舌質紅,指紋紅。處方:補脾土(雙),清大腸(左)推200次,補腎水(雙)推300次,清天河水(左),推l 50次,每日推二遍。推兩天后,腹泄減為日4次,溢乳、煩燥癥狀若失。第三日去清天河水。加提脊法與點按足三里,每日推一遍,又推2天后,病已全愈。
4.2女,1歲半。腹瀉已33天,經(jīng)西醫(yī)治療無效,服中藥又吐出,故來我科求治。癥見腹瀉日8—l0次,腹痛,便后痛解,便中可見食物殘渣,神志萎糜,面色青黃,舌質紅苔的干,脈象寸滑關弦。處方:補脾土,清大腸,揉丹田,前兩穴取右側,用重推300次,用掌根尺側揉患兒肚臍周l00次(逆時針方向),日推二次,連往五天。后腹疼止,瀉減為日6次。去揉丹田,加補腎水(雙)推200次,提脊100次,點按足三里(右),中度力推按100次。日推一次,又推五天,病兒瀉止,納增,精神向旺。囑其服用健脾糕以善后。追訪一年,無反復。
5 體會
補通過對72例患兒的推拿治療,認為補脾土、清大腸、補腎水是治療此病的主穴。提脊法可以溫通督脈,能脾陽,助溫腎水益于患兒正氣來復,故能縮短病程,推拿中亦常選用。要想提高推拿療效,須取穴準,推拿手法的輕重、次數(shù)要適宜。同時應因人、因時制宜,體質弱與冬、春季應按足三里;嘔吐應加清天河水;發(fā)熱時要加運八卦。
此法的作用原理,可能與十二皮部相關。它能疏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安五臟和六腑,從而使患兒紊亂的消化機能得到糾正,恢復正常,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推拿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腹為瀉,解決了幼兒服藥難,以及邊遠山區(qū)治病無錢等問題,故深受患者家長歡迎,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