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論文范文
在幼兒園教育中,數學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國幼教界非常關注的方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活動論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數學活動論文篇一:《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
摘 要: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已成為每個人必須具備的文化素養(yǎng)之一。作為學校教育預備階段的幼兒園,應注重數學教育的啟蒙性和生活化,讓孩子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而為孩子進入小學后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育;游戲
數學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期重要的學習內容。數學以其自身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成為促進幼兒發(fā)展、尤其是邏輯思維發(fā)展的有效工具。那么,在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呢?
一、數學學習應有趣味性
數學對于孩子們來說比較抽象、孩子覺得學習數學很難。如果我們教學方法不得當的話,會使孩子們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之情。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可以使幼兒自發(fā)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例如:數學活動6的組成。以情境導入: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熟了,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吧!這樣很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來到果園,果園里的叔叔請我們幫助來分蘋果,要求把6個蘋果分成兩份,一共有幾種方法,邊分邊進行記錄。孩子們在分的過程中學習了6的分成,同時學會了正確的記錄方法。老師在總結的時候,讓孩子們自己來探索怎樣記錄又準確又快。共同尋找有規(guī)律的記錄方法。最后,大家開心地摘蘋果。但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每個小朋友只能摘兩個蘋果,而且兩個蘋果上的數字相加是6。孩子們的興趣非常地高,開開心心地摘著蘋果,摘對的小朋友還可以把蘋果帶回家。整節(jié)課幼兒在輕松的氣氛中學習6的組成,效果非常好。
二、幼兒數學教學在游戲中進行
對孩子來說,游戲是一種有趣的學習方式,鍛煉他們學會考慮一些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幼兒數學教學游戲化能更好的促進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與理解。
首先,根據不同的年齡編制數學游戲。編制數學教學游戲,必須根據幼兒教學教育的內容與要求,選擇、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大,智力的發(fā)展,游戲化的程度宜逐漸減弱,游戲中宜減少游戲情景增加智力因素。小班的幼兒以有情景、有角色的娛樂性較強的游戲為主。中班幼兒由于自身的年齡特點,他們適宜開展各類游戲。
其次,設計教學活動時,可選擇不同的游戲形式。如個別玩的游戲,結伴玩的游戲,小組玩的游戲以及集體進行的游戲等。這樣既能提高單位時間幼兒學習的密度,又能適合不同發(fā)展水平幼兒的需要。如中班數學“學習5的序數”中,既有幼兒的單獨操作游戲“給小動物回家”,又有集體參與的游戲“找朋友排隊”,使每個幼兒都能積極、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整個數學活動可以采用一個游戲主題貫穿始終,也可以各個環(huán)節(jié)運用不同形式的游戲。
第三,將數學活動與音樂、美術、體育等游戲性結合。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數學。如在學習“比較多少”時,我讓幼兒玩“搶椅子”的音樂游戲。當音樂一停,會又一位幼兒沒有搶到椅子,這時,我就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幼兒能通過游戲實踐獲得“比較多少”的方法的數學知識。
三、盡可能選用操作和實踐的學習方式
我們知道,幼兒的認識要經過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在幼兒自主的操作和實踐中實現的。只有在操作中幼兒才會去探索,才能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探索者和開拓者。也只有通過操作探索式的學習,孩子才能長出一雙數學“慧眼”,在活動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以自己獨特視角和策略去解決問題。這樣,數學才能走出神秘的象牙塔,成為孩子看得見、摸得著數學,成為孩子喜歡的數學!
在操作性的學習方式中,首先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數學情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設計一個《超市》的活動,幼兒按照不同特性擺放商品(學習歸類),擺放時要注意美觀、方便拿取(學習排序),用多少錢來買什么東西(學習計算),賣出多少,收了多少錢(學習統(tǒng)計、對應)。其次,不直接提供方法或告知結論,留給孩子嘗試、討論、想象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學習“數的分合”中,我們不直接教孩子應怎樣分,有多少分法,有什么規(guī)律……而是讓孩子自己做實驗:把吸管往杯中拋,看有多少根落在杯中,有多少落在杯外,(分)做好記錄。然后把杯里杯外的合起來看是不是總數(合),重新再拋……這樣幼兒通過操作、發(fā)現、總結、歸納出“數的分合”規(guī)律……在操作探索的學習方式中,幼兒學到的知識才是最牢固的、不容易遺忘的。正如一位兒童對皮亞杰所說的:“一旦你知道了,你就永遠知道了,”(當皮亞杰問一位達到守恒認識的兒童“你是怎么知道的”時,兒童說出了上面的話,皮亞杰認為這是一個絕妙的回答。)
四、數學學習應扎根于兒童的生活經驗
兒童對數量關系的認識,是以對具體事物的認識為基礎的。所以我們要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景,促使孩子們產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能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我們要善于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引導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懂得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例如:孩子們的抽屜上有自己的學號,這樣幼兒不但能記住自己的學號,也能記住同伴的學號,孩子們看著抽屜上的數字還可以進行順數、倒數的練習,同時進行了單雙數的區(qū)分。
在我們的活動室里還有著各種學習數學的機會。如:椅子的面是什么形狀的?桌子的面又是什么形狀的?我們的活動室里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他們的大小一樣嗎?給幼兒點名的時候,我們又可以讓幼兒說一說今天有幾個小朋友沒有來?我們班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今天來了幾個小朋友。教師還可以利用幼兒園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隨時注意觀察事物的數量變化,幫助幼兒積累數學經驗,運用已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使之輕松、自然、愉快地獲得數學知識和經驗,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幼兒園數學活動論文篇二:《淺談幼兒園里的數學活動》
【摘要】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幼兒的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而幼兒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與他們對素材的感受與興趣?,F實的、有趣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容易激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愿望。多媒體以生動、新穎、富有童趣的畫面,直觀動態(tài)的演示,強有力的吸引著幼兒,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活潑、生動的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
【關鍵詞】幼兒 多媒體 數學活動
幼兒時期,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她能給孩子留下無窮的樂趣和美好的回憶。在這期間孩子天生對色彩和聲音極為敏感,集鮮艷色彩、夸張形象、動聽音樂于一體的動畫片,理所當然成了他們的最愛??匆妼殞毐牬笾劬?,全神貫注盯著屏幕的樣子,毋庸置疑,動畫片會給寶寶帶來巨大的歡樂,是孩子離不開的童年伴侶。
利用電腦輔助教學,能圓幼兒在課堂上看動畫片的夢,也是當今幼兒教育的新課題。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chuàng)設特定的意境,幼兒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引發(fā)了幼兒極大的興趣,使幼兒“愛學”、“樂學”,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把多媒體引入到教學中使我們園的教學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使我們老師的課在也不感到難上了,孩子們更喜歡這片有色彩的學習園地了。以下是我這幾年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些嘗試和思考:
1.多媒體是教師手里的魔法棒,能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適時、適度、適量地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1.1 激發(fā)興趣,活躍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讓較為枯燥、死板的數學教學變得和音樂、游戲一樣的有趣,好玩,正是多媒體教育手段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所體現的魅力。如我在講解 小班“找規(guī)律排序”這一課時,我先引用了動畫片里“喜羊羊”這一聰明、可愛形象,喜羊羊說:“小朋友,我有一個萬能口袋,它能變出許許多多的東西。”老師就接著說: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它的萬能口袋里裝了什么?這時從喜羊羊的口袋里依次出現蘋果、香蕉、蘋果、香蕉、這時提問幼兒下一個會是什么?孩子會一起回答蘋果,氣氛非?;钴S。接著“美羊羊”的出現,同樣學習更為復雜的AAB和AABB形式的排序,這些引入激發(fā)了幼兒興趣,學習效果非常明顯。能通過多媒體技術現實情境游戲,避免了枯燥無味的直接進入的引入形式,大大激發(fā)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以下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1.2 借助圖像,動態(tài)情境,加深幼兒對數概念的理解
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往往通過一些貼絨教具或實物教具,讓幼兒理解數概念及其表達的含義顯得更抽象。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上用清晰的圖象,形象生動,動態(tài)情境,使幼兒在短時間內就能理解數的概念。如我在大班數學《學習4的減法》中,先在電腦大屏幕上出現:草地上有4只可愛的小白兔,其中跳走了兩只,草地上還剩下幾只?觀看了動態(tài)情境后,幼兒很快就能列出算式,并掌握算式中各數字、符號的含義。又如我在大班數學《5的分解》"一課時,我先進行游戲讓每位幼兒扮成小兔子到菜地里拔蘿卜,并要求每位幼兒只能撥表示數字5的蘿卜,之后讓幼兒分別把蘿卜放到兩個筐里,列出對應的分解式。就這我準備了大量的蘿卜圖片,又費時又費事。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幼兒幾乎亂做了一團。當我運用了課件效果就不一樣了,我讓幼兒一起隨著電腦娃娃一起來操作,結果作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按傳統(tǒng)教學要準備大量的圖形數卡和幼兒操作材料,而利用了電腦大屏幕后,我們只須準備一份教學課件就能將教學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幼兒面前,可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加深了幼兒對數概念的理解,提高了教學效率。
2.多媒體能幫幼兒突破重點和難點
大家都知道一節(jié)好課就是要看教師怎樣把重點突出和把難點攻破,多媒體進入課堂教學中,給教學帶來了動態(tài)情境,以鮮明的色彩活動的畫面,把活動全面展現出來,可突出重點,又可突破難點.插圖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動態(tài)情境,化抽象為具體,又可促進思維導向由模糊變清晰。如,在大班教學“認識圖形”時,我先向幼兒介紹,今天老師帶了幾位圖形朋友,配合精彩的聲音效果,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一個個都象真的飛到了我們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來到幼兒面前,幼兒們興奮不已地報著這些圖形的名稱。在認識長方形對邊相等時,采用了相對兩條線演示重疊使幼兒一眼就看明白長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正方形也一樣的方法。這就不需要我們去示范去量,也減少了誤差,同時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難點。又如,教學簡單的加法時,首先展示了青蛙在草地和水里的情景圖,之后岸上的青蛙下到水里,讓幼兒清楚地看到是把兩部分合并起來,這時在通過屏幕出現加法算式,并且每個加數都逐個由藍色邊成紅色,同時還配有悅耳動聽的聲音,做到了數形結合,聲情并茂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本來枯燥無味的課堂因多媒體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活潑且易懂明了,幼兒學得非常輕松。
3.多媒體能幫幼兒形成自主探索
聽一位老教師說過:“老師教,不如讓孩子主動去學”。我感覺說的一點也不錯。由于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如果能啟迪幼兒思維,促進幼兒自主探索,培養(yǎng)實踐操作能力,那幼兒就會把新知識掌握的更扎實。運用信息技術,就可以解決由于不易觀察或操作不夠規(guī)范而給教學帶來的弊端。例如,如:《認識時鐘》一課,認識時鐘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單調枯燥,難以掌握。于是我設計了生動有趣、蘊涵豐富、色彩明快的課件《有趣的鐘》。首先我用了“時間象小馬車”這一律動曲導入,之后向幼兒展現我收集的世界各國各種精美的時鐘圖片,還介紹了古代人們各種記時的方法及工具,再錄制了本班孩子們不同時間的生活片段,制作了可轉動并報時的時鐘,設計了相關的連接“說一說”、“畫一畫”、“填一填”等游戲。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自然生成了幼兒的研究問題,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空間,成功地將幼兒引向了對問題的探索,讓幼兒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和發(fā)現者。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氛圍,把學習的自主權真正交給幼兒,打破常規(guī)思維束縛,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4.多媒體的運用,體現出幼兒思維過程
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是幼兒園教師教學的核心任務,也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我們利用多媒體呈現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語言描述去再現數學知識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以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整體優(yōu)化為目的,最終著眼于發(fā)展幼兒的潛能,使幼兒對知識的學習變難為易,提身提升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如,在水波蕩漾的湖面上,漫漫地游來了一只黃絨絨的活潑可愛的小鴨子,小朋友們一下來了勁,根據老師的提問,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湖面上游來了一只小鴨子,我問孩子一只鴨子用數字幾來表示呀?孩子們說用數字1來表示。一會兒,又游來了一只小鴨子,這次沒等老師提問,小朋友們已經說出了結果,在這樣的基礎上,很容易理解1+1=2的內涵。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理解道理。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將數學中抽象的東西,通過圖象、動畫等具體形象表現出來,使幼兒的學習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有利于幼兒深化認識,強化記憶,發(fā)展思維想象能力。
5.多媒體的出現,充分的體現了數學美
在大家的心目中,數學一直都是枯燥無味的單調學科,沒有生機,沒有情趣沒有色彩,它怎么會體現美呢?當多媒體的引入后就不一樣,多媒體手段直觀新穎。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營造溫馨愉悅的課堂氛圍,讓課堂真正成為孩子放飛心靈的天空。當展現在孩子眼前的畫面是:鳥語花香的春天,美麗的大自然,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快樂地做游戲、各類可愛的會動小動物……難道你能說不美嗎?在課件中孩子即看到大自然的美,活靈活現的動物,又能感到數學學科也象音樂,語言,美術那樣是一種美的教育.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開發(fā)利用,使事物形、色、聲直接作用于幼兒感覺器官,將教材內容化靜為動,化難為易,變虛為實,變抽象為具體形象,重點突出,難點易破,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也開拓了幼兒新的視野,讓幼兒在一個情境生動的世界里學習。但是多媒體手段也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而要與傳統(tǒng)的手段有機結合。我們應該在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基礎上選擇最合適的教學媒體,從而優(yōu)化了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模式
[2] 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幼兒園數學活動論文篇三:《淺談幼兒園數學活動的開展》
摘要:數學是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想學好數學,必須實踐,而對于幼兒期,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這就更決定了,幼兒園的數學活動必須有充足的操作材料, 讓幼兒通過動手去擺弄、操作,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能動性、積極性,在老師提供的適宜的數學環(huán)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去動手做、動腦想、探索、發(fā)現數學的奧妙。
關鍵詞:數學;操作材料;探索發(fā)現
從事幼兒園教育已經十幾年,對于幼兒園數學活動的開展,我著重從材料的準備和幼兒學數學的方法這兩方面講一講自己的心得。
幼兒是如何學數學呢,不是看看、記住就算學了,也不是編成兒歌背兩遍就是學了,而是由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這是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想學數學,學好數學,必須實踐,而對于幼兒期,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這就更決定了幼兒園的數學活動必須有充足的操作材料。
一、材料的準備
1.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的數學材料。
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數學材料是幼兒園數學材料準備的很重要的途徑之一。
首先,要向家長說明收集材料的意義所在,讓孩子參與收集過程。
其次,收集的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比如一些廢棄的瓶子,可以用來區(qū)分大小、顏色,可以將瓶蓋單獨收集,可以按大小分,用來練習按大小排序,也可以按顏色分,練習按顏色排序。又如一些舊衣物,一些有圖案的衣物,可以從中發(fā)現事物排列的規(guī)律。
另外,注重挖掘材料的潛在教育價值,拓寬收集材料的范疇,如廢棄的扣子,可以點數,可以對應比較,又可以排序,說不定多次的探索后,它們還會有更多的教育價值呢。
2.教師制作的材料
數學有很多材料應該是很精確的,比如各種形狀,數字,體現時間的鐘表等,這些就需要教師精心的準備,以體現數學的準確性。教師制作,在選材上應注意這幾點:
首先是材料的安全性,要無毒、無味,保證與幼兒的接觸是安全的。
其次數學操作的材料應該是耐用的,幼兒會經常地探索、操作這些材料,所以再選材上要注意這一點。
另外就是材料的多樣性,可以是紙制的、塑料的、布料的,以及一些木制的、竹制的等等。
3.幼兒制作,及師幼共同制作的數學材料
這也是幼兒園數學材料收集很重要的途徑之一,幼兒制作材料更有利于幼兒學習數學,比如制作點卡,教師準備好規(guī)范的白紙卡片,引導幼兒依次在上面點上一個、兩個、三個,及更多的圓點,在制作過程中幼兒鞏固了點數的經驗,而且幼兒親手做的卡片,他們會有更多的興趣支操作、探索的,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在中大班的數學教學中,這一點體現的更為突出,比如,制作圖形卡片,數字卡片,自制的小鐘表,認識鐘表也許對幼兒來說并不難,但認識整點、半點卻不是很容易就能掌握的,所以,讓幼兒和老師或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一個簡易的鐘表,讓幼兒參與其中,不僅培養(yǎng)了興趣,更加深了印象,非常有助于幼兒認識整點和半點。
二、幼兒學習數學的方法
之前已經談到,幼兒是在操作中學習數學的,所以這第一個方法就是操作法,其次就是探索發(fā)現法,這兩種方法是構建幼兒數學知識結構最主要、最根本的方法。下面,我就著重論述一下這兩種方法。
1.操作法――幼兒只有親自動手,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
在幼兒學習數學的方法中,操作法是很重要的,操作法其實就是動手操作法,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直觀教具,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數學經驗、知識與技能的一種學習方法。
首先,操作法是老師在數學教育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應該主動地學習,而主動學習的途徑之一就是動手操作:比如,幼兒學習數字“4”,如果老師對幼兒說這個數字是“4”,并出示4個實物,數給幼兒看,這樣,幼兒就掌握了“4”的概念嗎?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怎么樣做,幼兒才能真正地掌握這個概念呢,方法就是讓幼兒反復地對4個物體擺弄,反復地操作,才能把數字“4”與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區(qū)分開來,理解“4”是所有4樣物品的集合,從而真正理解數字4的真正含義。
其次,操作法是老師在數學教育中引導幼兒構建自身知識結構的重要手段,幼兒理解和掌握知識概念必須通過親自的體驗,即幼兒只有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才能把知識內化,為自身所吸收。
第三,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知識、探索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操作法。幼兒處于直覺動作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的發(fā)展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思維還不能擺脫動作的影響。動作的發(fā)展促進了思維的發(fā)展,相反,思維的發(fā)展也促進了動作的發(fā)展。
2.探索發(fā)現法――讓幼兒主動地、積極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數學
探索發(fā)現法強調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反對填鴨式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反對教師把知識灌輸給幼兒。探索發(fā)現法與啟發(fā)式教學有著相同之處,它們都強調根據幼兒身心特點來進行教育教學,引導幼兒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 ,但相比之下,探索發(fā)現法著重于幼兒主動的探索和積極的思維,給幼兒創(chuàng)造自己發(fā)現學習內容的機會。
比如教幼兒學習數的組成,在通過操作法幫幼兒理解并掌握了2和3的組成以后,就可以引導幼兒探索性地去學習4至10之間的數的組成了。給幼兒提供材料,讓他們充分地進行分合操作,以2、3的組成為經驗,讓幼兒總結出4可為分成1和3、2和2、3和1,而1和3合起來、2和2合起來、3和1和起來是4。依次類推,讓幼兒在積極的操作活動中去探索、發(fā)現數的組成,讓幼兒多動手、多動腦、多思考,既掌握了知識,更培養(yǎng)了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
除此之外,數的守恒、相鄰數、單雙數等等都可以用探索發(fā)現法來進行教學。
總之,幼兒學習數學,應該是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通過動手去擺弄、操作,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能動性、積極性,在老師提供的適宜的數學環(huán)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去動手做、動腦想、探索、發(fā)現數學的奧妙,當然不能缺乏大量適宜的操作材料,這些材料的準備和收集當然也是要更利于幼兒的學習,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永遠都是我們所渴求的。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3]肖湘寧《幼兒數學活動教學法》,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4]周希冰,《幼兒數學教育操作活動潛能》,教育導刊, 1999(5).
[5]吳雪英,周俞慈,《幼兒園數學區(qū)域活動的探索》,學前教育文薈,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