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興趣愛好 > 其它興趣愛好 > 種植 > 玉米有哪些品種_種植玉米的技巧

玉米有哪些品種_種植玉米的技巧

時間: 思行858 分享

玉米有哪些品種_種植玉米的技巧

  玉米作為世界上主要糧食品種之一,玉米,苞米、玉茭、玉米棒子,因營養(yǎng)豐富又是從國外傳入故有“珍珠玉”之稱。是很多人所喜好的食物。玉米有什么品種呢?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玉米的玉米品種,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玉米品種推薦

  玉米品種——保玉1號

  保玉1號由江蘇保豐集團有限公司育成,屬中熟半緊湊型普通玉米。該品種出苗快而齊,苗勢強,葉鞘紫紅色,生長勢強,葉片深綠。株型半緊湊?;ㄋ帨\綠色,穎片綠略帶紅邊,花絲淡綠色。果穗筒形,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穗軸白色。省區(qū)試平均結果:株高238厘米,成株葉片19片,穗位94厘米,穗長18.3厘米左右,穗粗4.9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7粒,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5.0%。全生育期約98天,倒伏率3.3%。接種鑒定:抗小斑病,高感紋枯病。2010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495.8公斤,適宜在江蘇省夏播地區(qū)種植。

  玉米品種——蘇玉31

  蘇玉31由江蘇省大華種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育成,屬中熟半緊湊型普通玉米。該品種出苗快而齊,苗勢強,幼苗葉鞘紫色,生長勢強,葉片綠色。株型半緊湊。穎片淺紫色,花藥淺紫色,花絲淺紅色。果穗筒形,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粉紅色。省區(qū)試平均結果:株高241厘米,成株葉片19片,穗位101厘米,穗長19.2厘米左右,穗粗4.7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7粒,千粒重325.0克,出籽率85.3%,全生育期約98天,倒伏率0.1%。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感紋枯病,高感莖腐病及粗縮病。2010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480.0公斤,適宜在江蘇省夏播地區(qū)種植。

  糯玉米“中糯1號”

  (一)品種簡介 中糯1號是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1991年育成的白色糯玉米單交種,是優(yōu)良的鮮食菜用玉米新品種,具有適應性廣、抗病性強、產(chǎn)量較高、品質(zhì)優(yōu)良、商品性好、經(jīng)濟效益高等特點,它的支鏈淀粉達100%,經(jīng)蒸煮后食用,皮薄無渣、軟粘細膩,有適度甜味,口感很好,是目前最佳的鮮食玉米類型?,F(xiàn)在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已進行批量生產(chǎn),提供生產(chǎn)用種。

  (二)用途和適種范圍 中糯1號主要用于鮮食,也是優(yōu)良的工業(yè)加工原料和牛羊等牲畜的優(yōu)質(zhì)飼料。鮮食可分青嫩果穗直接供應市場和速凍加工后淡季供應市場兩種。經(jīng)5年全國各地種植表明,中糯1號的適應范圍廣,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市、自治區(qū)均種植成功,深受種植者和消費者歡迎。在北京及以南地區(qū)可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

  (三)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①與普通玉米隔離種植,防止串粉影響品質(zhì);②最好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沙壤土;③密度4.5萬-5.25萬株/平方公頃;④在授粉后25天左右適時采收。

  (四)市場潛力及前景分析 我國城鎮(zhèn)居民每年食用的青嫩玉米數(shù)量很大,大中城市、工礦企業(yè)、旅游景點都是消費的重要地區(qū),質(zhì)優(yōu)味佳的糯玉米一進入市場,就受到消費者的普遍稱贊,出現(xiàn)供不應求、被搶售一空的局面,供需差距很大。它還受到大、中賓館、飯店的青睞,成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主食品。中糯1號是農(nóng)民致富的實用品種,一般出售糯玉米鮮穗,

  玉米品種———長江花糯2號

  長江花糯2號由南通志飛玉米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屬中熟半緊湊型糯玉米。該品種出苗整齊,苗勢強,葉鞘淡紫色,葉片綠色,株型半緊湊,花藥紅色,花絲紅色,果穗錐形,籽粒花色,穗軸白色。兩年省區(qū)試平均結果:全生育期春播約89天,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3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20片,穗長18.7厘米、粗4.4厘米,每穗14行,每行35粒,千粒鮮重299克,鮮出籽率69.9%,田間倒伏率12.3%。接種鑒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莖腐病,感紋枯病,高感粗縮病。品嘗鑒定達到糯玉米標準。201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鮮穗778.1公斤,適宜江蘇各地種植。

  玉米品種———蘇科糯5號

  蘇科糯5號由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育成,屬中熟半緊湊型糯玉米。該品種出苗整齊,苗勢強,葉鞘淡紫色,葉片綠色,株型半緊湊,花藥紅色,穎殼紅色,花絲粉紅色,果穗錐形,籽粒白色,甜糯型,穗軸白色。省區(qū)試平均結果:全生育期春播約89天,株高190厘米,穗位高92厘米,成株葉片數(shù)19片,穗長17.3厘米,穗粗4.4厘米,每穗14行,每行31粒,千粒鮮重301克,鮮出籽率68.1%,田間倒伏率13.5%。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感紋枯病,高感莖腐病、粗縮病。品嘗鑒定:外觀品質(zhì)和蒸煮品質(zhì)達到部頒鮮食糯玉米二級標準。201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鮮穗729.8公斤,適宜江蘇各地種植。

  玉米品種——蘇科糯4號

  蘇科糯4號由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研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中熟半緊湊型糯玉米。該品種出苗齊,苗勢強,葉鞘紫色,葉片綠色,緣紅色,株型緊湊。省區(qū)試平均結:株高183厘米,穗位84厘米,成株片數(shù)20片,穗長16.2厘米,穗粗4.4米,每穗14~16行,每行30粒,從出到采收春播約87天,倒伏率9.5%。種鑒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莖病,感紋枯病,高感粗縮病。品質(zhì)達玉米二級標準。2010年生產(chǎn)試驗,均畝產(chǎn)鮮穗822.4公斤,適宜在江省玉米產(chǎn)區(qū)種植。

  玉米十大蟲害防治攻略

  1. 玉米薊馬

  玉米上發(fā)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蟲取食玉米造成為害。在北京地區(qū),盛發(fā)為害期約在6月中旬前后,該時正值麥收季節(jié)易被忽視而造成嚴重損害。 黃朵薊馬主要是苗期為害重,在玉米上以苗期和心時期發(fā)生數(shù)量較大,過此時期數(shù)量漸趨下降。春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過心葉期或心葉末期時,薊馬便轉向處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為害。

  形態(tài)特征

  雌成蟲分長翅型、半長翅型和短翅型。體小,暗黃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黃色,長而窄,翅脈少但顯著,翅緣毛長。半長翅型翅長僅達腹部第5節(jié),短翅型翅略呈長三角形的芽狀。卵腎形,乳白至乳黃色。若蟲體色乳青或乳黃,體表皺榴有橫徘隆起顆粒。蛹或前"蛹"(即第三齡著蟲)體淡 黃色,有翅芽為淡白色,蛹塊羽化時呈褐色。

  防治攻略

  農(nóng)業(yè)防治:合理密植,適時澆灌,及時清除雜草,有效減輕薊馬為害。

  藥物防治:當薊馬為害嚴重時應及時噴施藥劑進行防治,可使用諾奇噴霧。

  人工防治:對于已形成“鞭狀”的玉米苗,可用錐子從鞭狀葉基部扎入,從中間豁開,讓心葉恢復正常生長。

  諾奇

  主要功效:對水稻(稻縱卷葉螟,二、三化螟,稻飛虱,稻象甲,潛葉蠅等),玉米(玉米螟、鉆心蟲等),棉花(棉鈴蟲、青蟲等)有特效并具備殺蟲,殺卵的特效,利用緩釋殺蟲機理,備受農(nóng)民朋友歡迎。

  2、黏蟲

  玉米黏蟲為遷飛性、暴食性害蟲,為當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蟲之一。黏蟲食性很雜,尤其喜食玉米葉片,使之形成缺刻,大發(fā)生時常將葉片吃光,僅剩光稈,造成絕收。

  危害特點

  黏蟲繁殖力強,產(chǎn)卵部位有選擇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上卵多產(chǎn)在枯葉尖部位。幼蟲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內(nèi)取食嫩葉葉肉,3齡食葉成缺刻,5齡食量最大,可將葉片吃光。在玉米上多棲息在喇叭口、葉腋和穗部苞葉中。有假死性,3齡后有自殘現(xiàn)象,4齡以上能群集遷移擴大危害。幼蟲取食活動以傍晚、清晨及陰雨天最盛。成蟲喜取食蜜源植物,對黑光燈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強趨性。黏蟲喜溫暖高濕條件。降雨一般有利于發(fā)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時間的低溫,不利于成蟲產(chǎn)卵。生長茂密、地勢低、雜草多的玉米田發(fā)生重。

  防治攻略

  藥劑防治:在黏蟲幼蟲3齡前每畝用20%殺滅菊酯乳油15~45克對水50公斤噴霧,或用5%滅掃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

  生態(tài)防治:在低齡幼蟲期以滅幼脲1~3號200×10-6防治,不殺傷天敵,對農(nóng)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環(huán)境。在黏蟲羽化盛期用黑光燈和糖醋酒混合液誘集成蟲。

  3、玉米粘蟲

  玉米粘蟲是一種玉米作物蟲害中常見的主要害蟲之一。 屬鱗翅目,夜蛾科,又名行軍蟲,體長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黃褐色,雄蛾色較深。以幼蟲暴食玉米葉片,嚴重發(fā)生時,短期內(nèi)吃光葉片,造成減產(chǎn)甚至絕收。一年可發(fā)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為主。天敵主要有步行甲、蛙類、鳥類、寄生蜂、寄生蠅等。

  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5-17mm,翅展36-40mm。頭部與胸部灰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灰黃褐色、黃色或橙色,變化很多;內(nèi)橫線往往只現(xiàn)幾個黑點,環(huán)紋與腎紋褐黃色,界限不顯著,腎紋,

  后端有一個白點,其兩側各有一個黑點;外橫線為一列黑點;亞緣線自頂角內(nèi)斜至Mz;緣線為一列黑點。后翅暗褐色,向基部色漸淡。卵長約0.5mm,半球形,初產(chǎn)白色漸變黃色,有光澤。卵粒單層排列成行成塊。老熟幼蟲體長38mm。頭紅褐色,頭蓋有網(wǎng)紋,額扁,兩側有褐色粗縱紋,略呈八字形,外側有褐色網(wǎng)紋。體色由淡綠至濃黑,變化甚大;在大發(fā)生時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線白色,亞背線與氣門上線之間稍帶藍色,氣門線與氣門下線之間粉紅色至灰白色。腹足外側有黑褐色寬縱帶,足的先端有半環(huán)式黑褐色趾鉤。蛹長約19mm;紅褐色;腹部5-7節(jié)背面前緣各有一列齒狀點刻;臀棘上有刺4根,中央2根粗大,兩側的細短刺略彎。

  防治攻略

  對成蟲防治,要利用粘蟲成蟲趨光、趨化性,采用糖醋液、性誘捕器、殺蟲燈等無公害防治技術誘殺成蟲,以減少成蟲產(chǎn)卵量,降低田間蟲口密度。幼蟲的防治時間,全省大部分地區(qū)為9月上中旬,防治對象田為中遲熟夏玉米田,防治指標為玉米田蟲口密度30頭/百株。防治時畝用50%辛硫磷乳油75-100克、或用5%甲維鹽兌水均勻噴霧。5%甲維鹽——咀嚼式害蟲特效藥(甜菜夜蛾、吊絲蟲、小菜蛾、菜青蟲、棉鈴蟲、玉米螟、食心蟲、鉆心蟲等)

  4、玉米螟

  玉米螟俗稱箭桿蟲、玉米鉆心蟲等,屬鱗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蟲,為害寄主種類多達150種以上,其中玉米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產(chǎn)量損失5一15%。

  危害特點

  成蟲: 玉米螟成蟲體長13一15毫米,體黃色( 雌)或黃褐色(雄)前翅內(nèi)橫線暗褐色波紋狀,外橫線暗褐色鋸齒狀。

  卵: 玉米螟卵塊由20一60卵粒呈不規(guī)則魚鱗狀排列,單粒卵橢圓形扁平,出產(chǎn)時乳白色(似蠟滴)漸變淡黃色,蟲卵孵化前中央有黑點(俗稱黑頭卵)。

  幼蟲: 玉米螟幼蟲初孵時體長1.5毫米頭殼黑色,體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蟲體長20一30毫米頭殼棕黑色,體污白色,體背毛片明顯。

  蛹 : 玉米螟蛹15一19毫米,紡錘形、黃褐色、體背密布細小波狀橫皺紋,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一8根向上彎曲的刺毛。

  防治攻略

  越冬幼蟲羽化以前,處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莖稈是消滅越冬幼蟲、壓低越冬蟲源基數(shù)的有效措施。3代發(fā)生區(qū),盡量擴大夏玉米播種面積,壓縮玉米、高粱、谷子等寄主作物的春播面積,減少第1代玉米螟的食料來源和繁殖場所,以控制第2、3代發(fā)生量和減輕對夏玉米的為害。

  利用雌蛾喜在高大茂密、生長旺盛的寄主植株上產(chǎn)卵的習性,在春玉米正常播種前1個月左右選擇鄰近越冬場所的地塊種植小面積的誘集帶、誘集田,或對少數(shù)早播春玉米田塊加強肥水管理,促其早發(fā),誘集成蟲產(chǎn)卵。

  種植抗螟品種是一種經(jīng)濟、有效、安全的治螟措施。與一些作物的田間管理措施結合實施,尤其是間苗、定苗以及棉花整枝、打杈、去頂心等措施可以直接除蟲除卵,與玉米螟的防治關系更為密切。如第1代玉米螟在棉花苗期為害,可結合間苗、定苗去掉有蟲株;第2代玉米螟低齡幼蟲先在棉花嫩頭、葉柄為害,然后才蛀莖,可結合整枝、打頂去掉有蟲葉柄、嫩尖和枝杈,并帶出田外集中處理,均可明顯減輕玉米螟對棉花的為害。

  物理防治:使用高壓汞燈誘蟲,具體方法是:在越冬代成蟲羽化期,將200W或400W的高壓汞燈安裝在村莊內(nèi)較開闊的地方,燈距150m(用400W的燈泡則為200m)。燈泡應裝在防水燈頭上,用鐵絲固定好,燈下面修一直徑為lm的圓形水池、磚結構和水泥結構均可;亦可在燈下挖一同樣大小的土坑,坑內(nèi)鋪塑料布,但均以不漏水為準。池內(nèi)放水6cm深,并加入100g左右的洗衣粉,拌勻。一般每3天換水1次,并另加洗衣粉。如換水時間未到而池中水不足時,可隨時添加。燈泡掛在水池中央距水面15cm處為宜。從越冬代成蟲的羽化初期至末期,每天20:30時半開燈,翌日晨4:00時閉燈。由于誘蛾量通常很大,每天早晨將池中的蛾子撈出深埋。

  生物防治: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幼蟲化蛹前,用白僵菌孢子粉對燒剩的寄主作物秸稈、根茬進行噴粉封垛,菌粉用量為100g/m³,垛面每平方米噴1個點,至垛面可見菌粉即可?;蛐娜~中期將含菌量為100億—500億/g的白僵菌孢子粉0.5kg與skg過篩的煤渣拌勻,制成1:10白僵菌顆粒劑,按每株2g施入玉米心葉內(nèi)。用8000IU/m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3kg/畝,同10kg細砂拌勻制成顆粒劑,在玉米心葉中期施用,防治效果較好。采用夏玉米間作綠豆,增加自然界赤眼蜂等螟卵寄生蜂的種群數(shù)量,控制螟害的發(fā)生?;虼罅匡曫B(yǎng)繁殖釋放寄生蜂治螟。此外,還可利用玉米螟的性信息素誘殺雄蟲或投放大量性信息素,使雄蟲難以找到雌蟲,無法交尾。玉米螟防治的最佳適期為心葉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即防治玉米螟的關鍵時期。

  藥劑防治:

  在2—3齡幼蟲期,可用藥劑諾奇或5%甲維鹽。

  5、蝗蟲

  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俗稱“蚱蜢”,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qū)。

  形態(tài)特征

  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適于飛行,后肢很發(fā)達,善于跳躍。

  防治攻略

  農(nóng)業(yè)防治:興修水利,做到旱澇無災;做到大面積荒灘墾荒種植,改變蝗蟲的棲息環(huán)境,減少發(fā)生基地的面積;植樹造林,改變蝗區(qū)小氣候,減少飛蝗產(chǎn)卵繁殖的適生場所;提高耕作和栽培技術,達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變作物的布局,減少蝗害。

  生物防治:在蝗災區(qū),使用高效低毒的農(nóng)業(yè)和生物農(nóng)藥,保護蝗區(qū)的捕食性天敵。大面積施用蝗蟲微孢子蟲。

  藥劑防治:大面積使用藥劑防治蝗蝻應掌握蝗蟲在3齡以前。用75%馬拉硫磷乳油進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噴霧。飛機防治每畝用60~70克;地面噴霧,每畝用75克,或用45%馬拉硫磷乳油地面超低容量噴霧,每畝用75~100克,或20%敵馬合劑,每畝用100克或1.5%林丹粉劑,每畝用1.5~2千克噴粉。

  6、玉米蚜

  玉米蚜,有害生物,可為害玉米、水稻及多種禾本科雜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葉中為害,抽穗后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礙生長,還能傳播多種禾本科谷類病毒。天敵有異色瓢蟲、七星瓢蟲、龜紋瓢蟲、食蚜蠅、草蛉和寄生蜂等。

  形態(tài)特征

  無翅孤雌蚜體長卵形,長1.8mm至2.2mm,活蟲深綠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復眼紅褐色。腹部第7節(jié)毛片黑色,第8節(jié)具背中橫帶,體表有網(wǎng)紋。觸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觸角6節(jié),長短于體長1/3。喙粗短,不達中足基節(jié),端節(jié)為基寬1.7倍。腹管長圓筒形,端部收縮,腹管具覆瓦狀紋。尾片圓錐狀,具毛4至5根。

  有翅孤雌蚜長卵形,體長1.6mm至1.8mm,頭、胸黑色發(fā)亮,腹部黃紅色至深綠色,腹管前各書有暗色側斑。觸角6節(jié)比身體短,長度為體長的1/3,觸角、喙、足、腹節(jié)間、腹管及尾片黑色。腹部2至4節(jié)各具1對大型緣斑,第6、7節(jié)上有背中橫帶,8節(jié)中帶貫通全節(jié)。其他特征與無翅型相似。卵橢圓形。

  防治攻略

  農(nóng)業(yè)防治:采用麥棵套種玉米栽培法比麥后播種的玉米提早10至15天,能避開蚜蟲繁殖的盛期,可減輕為害。

  在預測預報基礎上,根據(jù)蚜量,查天敵單位占蚜量的百分比及氣候條件及該蚜發(fā)生情況,確定用藥種類和時期。

  藥劑防治:用玉米種子重量0.1%的10%吡蟲啉可濕粉劑浸拌種,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蟲、薊馬、飛虱效果優(yōu)異。

  玉米進入拔節(jié)期,發(fā)現(xiàn)中心蚜株可噴灑諾怪。當有蚜株率達30%至40%,出現(xiàn)"起油株"(指蜜露)時應進行全田普治。諾怪——對防治蚜蟲、飛虱、茶小綠葉蟬等刺吸式害蟲是特效。

  7、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Beet armyworm)學名Spodoptera exigua Hiibner 俗稱白菜褐夜蛾,隸屬于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世界性分布、間歇性大發(fā)生的以危害蔬菜為主的雜食性害蟲。對大蔥、甘藍、大白菜、芹菜、菜花、胡蘿卜、蘆筍、蕹菜、莧菜、辣椒、豇豆、花椰菜、茄子、芥蘭、番茄、菜心、小白菜、青花菜、菠菜、蘿卜等蔬菜都有危害。

  形態(tài)特征

  幼蟲體色變化很大,有綠色、暗綠色、黃褐色、黑褐色等,腹部體側氣門下線為明顯的黃白色縱帶,有時呈粉紅色。成蟲晝伏夜出,有強趨光性和弱趨化性,大齡幼蟲有假死性,老熟幼蟲入土吐絲化蛹。

  防治攻略

  農(nóng)業(yè)防治:晚秋初冬耕地滅蛹;人工摘除卵塊、蟲葉。

  物理防治:黑光燈誘殺成蟲。

  藥劑防治:

  抓住1~2齡幼蟲盛期進行防治,可選用5%甲維鹽噴霧。

  8、玉米葉螨

  玉米葉螨就是紅蜘蛛,屬蛛形綱,前氣門目,葉螨科,是多食性害蟲,以若蟲或成蟲在葉背面吸取汁液,造成葉片枯死,影響產(chǎn)量。

  形態(tài)特征

  成螨體色隨季節(jié)變化,一般為紅色或銹紅色,雌蟲呈黎圓形,體長0.55毫米左右。雄蟲呈卵圓球形。幼螨體近圓形,色澤透明,眼呈紅色,足3對,取食后體色變暗綠。若螨,足4對,體色變深,體側出現(xiàn)明顯的塊狀色素。

  防治攻略

  根據(jù)棗紅蜘蛛的生物學習性,可應用農(nóng)業(yè)、物理、和化學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在越冬卵孵化前刮樹皮并集中燒毀,刮皮后在樹干涂白(石灰水)殺死大部分越冬卵。

  農(nóng)業(yè)防治:根據(jù)棗紅蜘蛛越冬卵孵化規(guī)律和孵化后首先在雜草上取食繁殖的習性,早春進行翻地,清除地面雜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間田間沒有雜草,使紅蜘蛛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

  物理防治:可在棗樹發(fā)芽和棗紅蜘蛛即將上樹為害前(約4月下旬),應用無毒不干粘蟲膠在樹干中涂一閉合粘膠環(huán),環(huán)寬約1厘米,2個月左右再涂一次,即可阻止棗紅蜘蛛向樹上轉移為害,效果可達95%以上。

  生物防治:田間棗紅蜘蛛的種類很多,據(jù)調(diào)查主要有中華草蛉、食螨瓢蟲和捕食螨類等,其中優(yōu)以中華草蛉種群數(shù)量較多,對棗紅蜘蛛的捕食量較大,保護和增加天敵數(shù)量可增強其對棗紅蜘蛛種群的控制作用。

  化學防治:應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5%噠螨靈乳油2000倍液,1.8%齊螨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可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當田間發(fā)現(xiàn)受害株時要及時摘除玉米基部1片~3片有螨(卵)葉片,以控制螨害。摘取的葉片用口袋裝出深埋或燒毀,不得作飼料或人肥堆。

  9、二點委夜蛾

  二點委夜蛾是我國夏玉米區(qū)新發(fā)生的害蟲,各地往往誤認為是地老虎為害,該害蟲隨著幼蟲齡期的增長,害蟲食量將不斷加大,發(fā)生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如不能及時控制,將會嚴重威脅玉米生產(chǎn)。因此,需加強對二點委夜蛾發(fā)生動態(tài)的監(jiān)測,做好蟲情預報或警報,指導農(nóng)民適時防治,以減輕其為害損失。

  形態(tài)特征

  蛹和卵形態(tài):蛹長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黃褐色,逐漸變?yōu)楹稚B佯z頭狀,上有縱脊,初產(chǎn)黃綠色,后土黃色。直徑不到一毫米;卵單產(chǎn)在麥秸基部。單頭雌蛾產(chǎn)卵量可達數(shù)百粒。

  幼蟲形態(tài):老熟幼蟲體長14~18毫米,最長達20毫米,黃黑色到黑褐色,頭部褐色。

  老熟幼蟲形態(tài):額深褐色,額側片黃色,額側縫黃褐色。腹部背面有兩條褐色背側線,到胸節(jié)消失,各體節(jié)背面前緣具有一個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紋。氣門黑色,氣門上線黑褐色,氣門下線白色。體表光滑。有假死性,受驚后蜷縮成C字形。

  成蟲形態(tài):二點委夜蛾成蟲體長10—12mm,灰褐色,前翅黑灰色,上有白點、黑點各1個。后翅銀灰色,有光澤。

  防治攻略

  農(nóng)業(yè)防治:麥收后播前使用滅茬機或淺旋耕滅茬后再播種玉米,即可有效減輕二點委夜蛾危害,也可提高玉米的播種質(zhì)量,苗齊苗壯;及時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清除麥茬和麥稈殘留物,減少害蟲滋生環(huán)境條件;提高播種質(zhì)量,培育壯苗,提高抗病蟲能力。

  化學防治:

  使用包衣玉米(先正達福亮包衣)

  幼蟲三齡前防治,最佳時期為出苗前(播種前后均可)。

  撒毒餌,畝用4~5kg炒香的麥麩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餅,與兌少量水的90%晶體敵百蟲,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餌,在傍晚順壟撒在玉米苗邊,撒毒土。畝用80%敵敵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細土,早晨順壟撒在玉米苗邊,防效較好。

  灌藥,(1)隨水灌藥,用48%毒死蜱乳油1kg/畝,在澆地時灌入田中。(2)噴灌玉米苗,可以將噴頭擰下,逐株順莖滴藥液,或用直噴頭噴根莖部,藥劑可選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藥液量要大,保證滲到玉米根圍30cm左右的害蟲藏匿的地方。

  10、玉米灰飛虱

  灰飛虱 Laodelphax striatellus ,屬于同翅目飛虱科灰飛虱屬,主要分布區(qū)域,南自海南島,北至黑龍江,東自臺灣省和東部沿海各地,西至新疆均有發(fā)生,以長江中下游和華北地區(qū)發(fā)生較多。由于寄主是各種草坪禾草及水稻、麥類、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所以對農(nóng)業(yè)危害很大。

  形態(tài)特征

  成蟲:長翅型體長(連翅)雄蟲3.5毫米,雌蟲4.0毫米;短翅型體雄蟲2.3毫米,雌蟲2.5毫米。頭頂與前胸背板黃色雌蟲則中部淡黃色,兩側暗褐色。前翅近于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蟲為黑褐色,雌蟲色黃褐色,足皆淡褐色。卵:呈長橢圓形,稍彎曲,長1.0毫米,前端較細于后端,初產(chǎn)乳白色,后期淡黃色。

  若蟲:共5齡。

  第1齡若蟲體長1.0-1.1毫米,體乳白色至淡黃色,胸部各節(jié)背面沿正中有縱行白色部分。

  2齡體長1.1-1.3毫米,黃白色,胸部各節(jié)背面為灰色,正中縱行的白色部分較第1齡明顯。

  3齡體長1.5毫米,灰褐色,胸部各節(jié)背面灰色增濃,正中線中央白色部分不明顯,前、后翅芽開始呈現(xiàn)。

  4齡體長1.9-2.1毫米,灰褐色,前翅翅芽達腹部第1節(jié),后胸翅芽達腹部第3節(jié),胸部正中的白色部分消失。

  5齡體長2.7-3.0毫米,體色灰褐增濃,中胸翅芽達腹部第3節(jié)后緣并覆蓋后翅,后胸翅芽達腹部第2節(jié),腹部各節(jié)分界明顯,腹節(jié)間有白色的細環(huán)圈。越冬若蟲體色較深。

  防治攻略

  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耐)蟲水稻品種,進行科學肥水管理,創(chuàng)造不利于白背飛虱孳生繁殖的生態(tài)條件。

  生物防治:白背飛虱各蟲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種類較多,除寄生蜂、黑肩綠盲蝽、瓢蟲等外,還有蜘蛛、線蟲、菌類對白背虱的發(fā)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保護利用好天敵,對控制白背飛虱的發(fā)生為害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化學防治:根據(jù)水稻品種類型和飛虱發(fā)生情況,采取重點防治主害代低齡若蟲高峰期的防治對策,如果成蟲遷入量特別大而集中的年份和地區(qū),采取防治遷入峰成蟲和主害代低齡若蟲高峰期相結合的對策。

  藥劑防治:70%吡蟲啉,20%吡蚜酮,0.5%藜蘆堿可濕性粉劑,90%敵敵畏等常規(guī)防治。

  玉米種植管理中的一些錯誤做法

  一、單粒播種的錯誤

  1.把購買的普通種子當做單粒播種使用,隨便用簸箕簸一下,挑挑小粒就做單粒播種的種子。

  2.隨意設置株行距,對密度沒有概念,總認為稠比稀好。

  3.有很多機手改造播種機,隨意調(diào)整行距的結構,本應按50厘米行距播種,株距定到了17厘米~18厘米。

  4.種肥不錯行。

  5.澆蒙頭水進行大水漫灌。

  6.播種越深越好。

  單粒播種技術的成功不是單一環(huán)節(jié)的簡單改進,而是一個系統(tǒng)的新技術,很多農(nóng)民采取手工點播的方法播種,卻沒有好的效果。什么原因呢?歸納起來就是:種子純度要高,不能低于98%;芽率芽勢要高,不能低于95%。單粒播種最大的成功就是實現(xiàn)了科學的種植密度,一個品種只有在合理密度下才能最高產(chǎn),密度大了小了都不能高產(chǎn)。密度大了會造成倒伏、空稈、感病等問題,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chǎn)。過稀了也會減產(chǎn),但不會出現(xiàn)倒伏、空稈的問題。播種保苗是關鍵,不恰當?shù)牟シN方法會造成缺苗斷壟進而影響密度、影響產(chǎn)量。種子和化肥不錯行施入易造成化肥燒種、燜種、爛種,是造成缺苗的主要因素,化肥使用量大的更嚴重。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必須進行深播,以降低干旱對出苗的影響;能隨時澆水的地塊應淺播,播深不能超過5厘米,3厘米最佳。

  二、除草劑使用的錯誤

  不知道玉米除草劑的類別和使用時期,亂噴亂用;除草劑與有機磷農(nóng)藥和微肥混用,圖省工;不按說明用量,隨意增加藥量;貪圖便宜買淘汰類型的除草劑;機動噴霧器噴施不均勻;藥沒用完再噴一下。每年都會有農(nóng)戶因除草劑的原因造成玉米減產(chǎn)。玉米除草可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使用的除草劑種類不同,不得亂用。

  苗前除草俗稱封地除草劑,種類有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水、莠去津。苗前除草的地塊應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土壤濕度要較大。在玉米播種以后,雨后或澆地后噴施,如土壤干旱或長出小草以后,基本上是不能用的。二是當麥茬較高、田間麥草覆蓋地面時,這一類除草劑最好不用,因為噴不到地面形不成藥土層,就不能殺死頂土發(fā)芽的雜草。三是封地除草劑用藥時間最早,藥效期一過,雜草很快就會長起來,需要補噴第二次其他的除草劑,浪費人力物力。四是封地除草劑易使玉米葉片發(fā)黃,尤其是高溫時用藥,容易傷根。鑒于以上問題,現(xiàn)在苗前除草逐漸被苗后除草代替。

  出苗后2葉至5葉前。主要消滅小草。此時使用的除草劑一般以砜密磺隆、煙密磺隆成分為主,單一制劑有25%寶成、80%玉農(nóng)樂等,復合制劑主要是添加了阿特拉津(莠去津),如50%玉寶、80%玉封殺等。一般在施藥后7天左右雜草變黃,20天左右雜草枯萎死亡。在玉米苗后2~5葉期可全田噴霧,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也有個別品種對該類除草劑敏感,植株葉片會發(fā)黃,但1個月左右可恢復,不影響產(chǎn)量。甜玉米、制種田、糯玉米、登海部分品種易產(chǎn)生藥害,應慎用。特別提醒:全田噴霧的玉米應在5個葉以內(nèi)進行,且施藥的前后7天不要使用有機磷農(nóng)藥,否則應定向噴霧。玉米到了6至9葉期是對除草劑最敏感時期,此期施用會帶來藥害。過了9葉可以考慮行間低劑量定向噴霧防治草害。

  玉米生長的中后期。在玉米生長中后期發(fā)生草荒時,可以選擇使用百草枯,用20%含量的150倍液,加防護罩進行定向噴霧。由于這是一種以觸殺作用為主的滅生型快速除草劑,即使藥液“濺”到玉米葉片上,也只是局部干枯,不會造成“死棵”。千萬不要使用草甘磷類,這是一種滅生型內(nèi)吸性除草劑,主要是針對多年生雜草,多用于果園、溝渠、道邊防除雜草,也可在農(nóng)作物播種后、出苗前使用。

  三、化肥使用的錯誤

  尿素施用藥注意:不要與碳酸氫銨混用,會造成尿素轉化慢進而揮發(fā)和流失損失;不要地表撒施,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轉化為氨的過程中被揮發(fā)掉,利用率只有30%;不要做種肥,尿素含有的少量縮二脲會對種子和幼苗產(chǎn)生毒害,影響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使用尿素后不要馬上澆水,尿素的轉化需2~10天才能完成,馬上澆水會因尿素溶于水而隨水流失。另外,要重視玉米功粒肥的使用。玉米抽雄后很多時候土壤的養(yǎng)分已經(jīng)滿足不了后期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要想獲得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必須酌施一些速效氮肥,防治玉米早衰,促進玉米灌漿和籽粒飽滿,提高千粒重。

  不能過度施肥。以沃夫特磷控釋肥為例,每畝在出苗后開溝深施40公斤即可滿足玉米一季的營養(yǎng)需求。施肥過多會造成化肥殘留而土壤板結。如果有條件,可以增施有機肥、農(nóng)家肥,適當噴施鋅肥等葉面肥對玉米增產(chǎn)效果明顯?,F(xiàn)在,市場上有很多種類的控釋肥(緩釋肥)銷售,控釋肥具有控制肥料中氮肥釋放時間的成分,所含氮素會根據(jù)不同玉米生長階段緩慢釋放,具有一次施肥、一季有效的特點。

  四、片面相信葉面肥的效果

  葉面肥種類很多,分為四類:一是營養(yǎng)型葉面肥,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等。二是調(diào)節(jié)型葉面肥成分,為激素或生長素如蕓薹素內(nèi)酯、赤霉素、多效唑等。三是生物型葉面肥,成分為氨基酸、固氮菌、腐植酸等。四是復合型葉面肥,是以上類型的各種組合。葉面肥在玉米根部提供營養(yǎng)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有效緩解缺素癥狀,能夠改善玉米生長,提高產(chǎn)量。但應在保證土壤科學施肥的基礎上合理使用,避免本末倒置。葉面施肥應注意以下問題:掌握玉米葉面肥的適宜種類,掌握適宜的濃度不得過濃,掌握選擇施肥部位噴施方法和時期,一般應在大口期葉面噴施,避免高溫的午前午后噴施,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五、澆水的錯誤

  農(nóng)民朋友往往不管什么時期,遇旱有水就澆、有肥就上。其實拔節(jié)期前不宜澆水,過度干旱時例外。如果孕穗期和灌漿期遇旱,就要盡快澆水,因為孕穗期和灌漿期是玉米需水的關鍵時期,此期干旱對玉米生長的影響最大。

  六、收獲時間的錯誤

  玉米從授粉到完熟需要52天左右,果穗白皮時剛剛完成乳熟階段,蠟熟階段需要10天左右,此階段是玉米千粒重形成的關鍵時期,對玉米的品質(zhì)也有重要影響。完熟的特征是籽粒底部形成黑胚層,此期玉米淀粉轉化已經(jīng)完成,籽粒飽滿,千粒重最高,產(chǎn)量最高。對比試驗顯示,晚收10天能增產(chǎn)10%以上。建議9月30日前后收獲玉米,遇9月份連陰雨天氣時應在10月1日后適時收獲玉米。

  玉米的高產(chǎn)需要三個要素:種子、肥料、氣候。在三個因素中,種子占30%,肥料占40%,氣候占30%。管理措施屬于肥料要素中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注重。


看了“玉米有哪些品種”的人還看了:

1.玉米有哪些品種

2.糯玉米有什么品種

3.甜糯玉米有什么品種

4.糯玉米有什么新品種

5.種植玉米的圖片

126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