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2017高考模擬試卷語文試題
想考試高中,就要倍加努力:厚德載物,天道酬勤,祝高考順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蘭州市2017高考模擬試卷語文試題,僅供大家參考!
蘭州市2017高考模擬試卷語文試題第一部分
一、語文基礎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電荷 恐嚇 赫赫有名 欲壑難填
B.雖然 腦髓 鬼鬼祟祟 半身不遂
C.矩形 沮喪 踽踽獨行 前倨后恭
D.寰球 緩和 渙然冰釋 美輪美奐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頻臨 鏖戰(zhàn) 爛攤子 如履薄冰
B.蹊蹺 儕輩 身分證 躊躇滿志
C.安詳 揣摩 碰釘子 分道揚鑣
D.籠絡 瑕疵 洽談會 黃梁美夢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繼續(xù)往前走,假如是春天,草甸子里綠草如氈,星星點點、五顏六色的小小花朵,如同這氈上的美麗圖案??罩续B聲婉轉,天藍得令人 。文背紅胸的那種 鵪鶉但不是鵪鶉的鳥兒在路上蹣跚行走,后邊跟隨著幾只剛剛出殼的幼鳥。還不時地可以看到草黃色的野兔兒一聳一聳地從你的面前 過去,追它幾步,是有趣的游戲,但要想追上它卻是 。
A.心明眼亮 好似 跑 癡想 B.心馳神往 仿佛 逛 夢想
C.心猿意馬 好像 走 空想 D.心醉神迷 貌似 跳 妄想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日前,全國網(wǎng)絡主管部門、公安機關等聯(lián)合開展了打擊網(wǎng)絡有組織制造謠言,查處了一批網(wǎng)絡造謠典型案件,抓捕了一批惡意造謠的“網(wǎng)絡大V”。
B.在中國復興的滄桑巨變中,一條主線分外鮮明,那就是“變”——變動、變化、變革,或猛烈迅疾,或平和舒緩,或深層激蕩,或漣漪久遠。
C.日益狹窄的個人活動空間和社會交往范圍,越來越激烈的職場競爭和工作壓力,使現(xiàn)在的上班族很難享受到生活的情趣和工作的樂趣。
D.“我是歌手”挑戰(zhàn)賽繼續(xù)在湖南衛(wèi)視舉行,參賽選手們通過兩輪的激烈角逐,最后韓磊獲得了第一名冠軍的佳績。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紅樓夢》中有個情景:芒種時節(jié),大觀園中眾姐妹祭花神,黛玉見滿地花瓣堆積,一時感懷身世,于是有了葬花之舉,寶玉尋找黛玉,聽到了《葬花吟》,一時癡了。
B.《楚辭》收錄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運用楚地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影響深遠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C.孟子,名軻,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著有《孟子》一書,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D.《哈姆萊特》中,哈姆萊特和克勞狄斯、王后的沖突是悲劇的主要沖突,這一沖突深刻地反映了先進的人文主義理想與黑暗現(xiàn)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二、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傳統(tǒng)中國社會是在農耕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鄉(xiāng)土社會,鄉(xiāng)土社會的基本單位是村落。村落是特定區(qū)域內的人們共同生產、生活的基本社會單元。在長期生產、生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以鄉(xiāng)土文化、家族文化與禮俗文化為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的傳統(tǒng)村落文化。傳統(tǒng)村落文化具有區(qū)域性認同、家族文化主導、禮治大于法治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傳統(tǒng)村落文化在村級管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具體而言,傳統(tǒng)村落文化有如下作用:一是維系村莊共同體。由鄉(xiāng)土文化中的安土重遷、家族文化中的家族本位及禮俗文化中的人情禮俗組成的紐帶,將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構建為牢固的村莊共同體。村莊共同體的內向性、封閉性很強,一般村民不愿也不能脫離這個共同體,而外來人也難以融入這一共同體。在這種村莊內部團結、和睦,而對外提防、疏離的傳統(tǒng)村落文化中,村莊共同體得以維系。二是維系村落自治。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皇權不下縣”,在州縣級以下沒有任何類型的正式政府機構存在,村落社會實行自治。造成村落社會自治的原因,除了農村地域遼闊、中央財政不足、地方官員匱乏外,如果從文化角度上看,則是村落具備了自治的文化基礎。在傳統(tǒng)村落社會,長老、族長和與皇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的士紳等傳統(tǒng)村落權威,能夠借助于傳統(tǒng)村落文化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調解村落社會糾紛,維持村落社會秩序。由于文化是最深層次的東西,它所造成的村落自治狀態(tài)也更為長久。這也正是在中國歷史上政治風云變幻,而村落社會卻難為所動的深層原因。
當前中國農村普遍采用村民自治的方式,村民自治具有濃厚的現(xiàn)代民主政治特色,與傳統(tǒng)社會的村落自治有著本質的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它們都會受到村落文化的影響。一種外部性的制度“嵌入”村落社會后,村民自治勢必會受固有村落社會特性的制約,村落文化便是其中因素之一。村民自治是在一個村落共同體內、由村民自我管理,與政府的外部性管理不同。這種自我管理主要借助于基于共同體內部形成的規(guī)章和共同認可的權威。這種共同體更嚴格地說不是政治共同體,而是一個生活共同體和文化共同體。因此,文化資源對于村民自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我們更加注重對文化資源的利用。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傳統(tǒng)村落文化也不例外。盡管傳統(tǒng)村落文化中不乏有利于當前村民自治的積極因素,但是也存在著一些消極因素。就其在村級治理中的消極一面看,第一,傳統(tǒng)村落文化中人治色彩濃厚。第二,傳統(tǒng)村落文化中村民對權力的敬畏與崇拜意識濃重。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專制主義形成了專制文化,專制文化在村落社會中又促成了族長、長老以及士紳等傳統(tǒng)權威的統(tǒng)治。在這種統(tǒng)治格局中,傳統(tǒng)權威在村莊中具有說一不二的力量,村民則養(yǎng)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第三,傳統(tǒng)村落文化中家庭意識引發(fā)的家族主義嚴重,家族主義的封閉性與排外性,是相左于村民自治原則的。
(選自《村落文化在當前中國農村村級治理中的作用與重構》,有刪改)
6.下列對“傳統(tǒng)村落文化”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傳統(tǒng)村落文化是村落中的人們在長期生產、生活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種文化,突變性是其基本特點之一。
B.傳統(tǒng)村落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是鄉(xiāng)土文化、家族文化和禮俗文化,傳統(tǒng)村落文化的特點是區(qū)域性認同、家族文化主導、禮治大于法治等。
C.傳統(tǒng)村落文化在村級管理中起著如下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將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構建為牢固的村莊共同體,二是維系村落自治。
D.傳統(tǒng)村落文化對當前農村采用的村民自治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如:人治色彩濃厚,對權力的敬畏與崇拜意識濃重,家族主義嚴重等。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村落是特定區(qū)域內的人們共同生產、生活的基本社會單元,由于實行村落自治,并且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皇權不下縣”,因而村落和皇權沒有聯(lián)系。
B.作為鄉(xiāng)土社會的基本單位,村落具有非常強的內向性和封閉性,村民們都不愿意也不能脫離村落,同時外來人也難以融入村落。
C.當前我國農村普遍采用的村民自治方式,雖與傳統(tǒng)社會的村落自治有著本質的不同,但它們都受到村落文化的影響。
D.當前實行村民自治的村落共同體不僅是政治共同體,而且是生活共同體和文化共同體,因此要更加注重對文化資源的利用。
8.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通過鄉(xiāng)土文化中的安土重遷、家族文化中的家族本位、禮俗文化中的人情禮俗構建為牢固的村莊共同體。
B.在中國古代,村落能夠實行自治,除了地理、經濟和政治等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村落具備了自治的文化基礎。
C.傳統(tǒng)村落社會中的長老、族長和士紳是權威,他們調解村落社會糾紛,維持村落社會秩序,村民們則養(yǎng)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
D.嚴重的家族主義是傳統(tǒng)村落文化中的家庭意識引發(fā)的,其封閉性與排外性是與村民自治原則相違背的。
三、古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范氏有子曰子華,善養(yǎng)私名,舉國服之。有寵于晉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目所偏視,晉國爵之;口所偏肥,晉國黜之。游其庭者侔①于朝。子華使其俠客智鄙相攻,強弱相凌。雖傷破于前,不必介意。終日夜以此為戲樂,國殆成俗。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叟商丘開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與言子華之名勢,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貧,貧者富。商丘開先窘于饑寒,潛于牖北聽之。因假糧荷畚之子華之門。
子華之門徒皆世族也,縞衣乘軒,緩步闊視。顧見商丘開年邁力弱,面目黧黑,衣冠不檢,莫不眲之。既而狎侮欺詒,亡所不為。商丘開常無慍容,而諸客之技單,憊于戲笑。
遂與商丘開俱乘高臺,于眾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賞百金。”眾皆競應。商丘開以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飛鳥,揚于地,骪②骨無毀。范氏之黨以為偶然,未詎怪也。因復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寶珠,泳可得也。”商丘開復從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眾方同疑。子華方令豫肉食衣帛之次。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華曰:“若能入火取錦者,從所得多少賞若。”商丘開往無難色,入火往還,埃不漫,身不焦。
范氏之黨以為有道,乃共謝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誕子,吾不知子之神人而辱子。子其愚我也,子其聾我也,子其盲我也。敢問其道。”商丘開曰:“吾亡道。雖吾之心,亦不知所以。雖然,有一于此,試與子言之。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聞譽范氏之勢,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貧,貧者富。吾誠之無二心,故不遠而來。及來,以子黨之言皆實也,唯恐誠之不至,行之不及,不知形體之所措,利害之所存也。心一而已。物亡迕者,如斯而已。今方知子黨之誕我,我內藏猜慮,外矜觀聽,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然內熱,惕然震悸矣。水火豈復可近哉?”
自此之后,范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yī),弗敢辱也,必下車而揖之。
(選自2014年版《古文經典》,有刪改)
【注】①侔(móu):與……相等、相齊。②骪(wěi):彎曲的骨頭。③淫隈(wēi):深水且彎曲的地方。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口所偏肥,晉國黜之 黜:貶黜
B.俄而范氏之藏大火 藏:儲藏室
C.子其盲我也 盲:盲從
D.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 曩:從前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屬于商丘開令人驚異的舉動的一組是(3分)
①商丘開先窘于饑寒,潛于牖北聽之
?、谏糖痖_常無慍容,而諸客之技單,憊于戲笑
?、鬯煜韧断?,形若飛鳥,揚于地,骪骨無毀
?、苌糖痖_復從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
⑤商丘開往無難色,入火往還,埃不漫,身不焦
⑥不知形體之所措,利害之所存也
A.②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子華很會樹立自己的聲望,他受到晉國國君的寵愛,沒做官,地位卻在三卿之上。他門客眾多,整日以游戲取樂,使得此舉在全國幾乎成風。
B.范子華身邊高傲的門客對貧窮年老的商丘開十分輕視,他們百般戲弄、欺騙他,這也反映出以門客為代表的封建階層的專橫跋扈。
C.商丘開有特異功能,這讓原本鄙視他的眾門客刮目相看,甚至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一起向商丘開道歉,并向他請教神奇的法術。
D.經過商丘開的事件之后,范氏門徒深受教育,從此再也不敢隨便看不起人了,甚至對待乞丐、馬醫(yī)一類的人也都很恭敬。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子華使其俠客智鄙相攻,強弱相凌。(3分)
(2)而諸客之技單,憊于戲笑。(3分)
(3)物亡迕者,如斯而已。(3分)
13.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對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fā)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獨。’”王曰:“善哉言乎!”
(選自《孟子》)
14.閱讀下面這首清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海上吊吳野人墓
【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氣昏,一墳蕭瑟對空村。
縱教大業(yè)留天壤,到底虛名誤子孫。
岸拆蛟龍移墓道,潮來風雨吊詩魂。
當年冠蓋應俱在,獨認殘碑剔蘚痕。
【注】吳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嘉紀,號野人。明朝覆亡后,隱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濱。
(1)詩歌首聯(lián)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簡要分析。(4分)
(2)詩歌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分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賞析。(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選其中的5個小題作答,如答題超過5個,按所答的前5個小題計分) (5分)
(1)秋風蕭瑟, 。(曹操《觀滄海》)
(2) ,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3)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虞美人》)
(4) ,到黃昏,點點滴滴。 (李清照《聲聲慢》)
(5)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6)戎馬關山北, 。(杜甫《登岳陽樓》)
(7)羽扇綸巾,談笑間,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8)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蘭州市2017高考模擬試卷語文試題第二部分
四、現(xiàn)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瀆(共20分,共4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在魯迅先生故居
鄭文燮
或許是一種機緣,或許冥冥中的感召,純屬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變化之大,幾乎使我難以辨識,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連僻野荒郊的阜成門外都鱗次櫛比地起了高樓。我要尋找的舊地是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的魯迅故居。拐了幾個胡同,周遭都是用紅顏料刷寫的加了醒目圓圈的“拆”字,好在魯迅故居的門匾還在,尋找起來還不甚費事,只是在陰晦的冬日顯得突兀而孤獨,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
魯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個年頭,一共搬了三次家。“家”,這個詞對魯迅先生來說,或許并不確切,他一生或許都沒有過“家”,魯迅是孤獨者。辛亥革命以后,中華民國建立。魯迅從故鄉(xiāng)浙江紹興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職,在教育部作“僉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紹興會館,在冷冰的屋子里百無聊賴,靠研讀《佛經》和抄寫古碑打發(fā)時日。錢玄同來看望他,希望他給《新青年》寫點文字。魯迅用疑惑的目光看著錢玄同,說:“寫文章有什么用處!”這個在推翻滿清封建專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進的青年對“革命”感到失望。他說,以前我是奴隸,現(xiàn)在我是奴隸的奴隸,“革命”了,“維新”了,世事依然還是原先的老樣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學生劉和珍等,在向段祺瑞執(zhí)政的國務院和平請愿時,慘遭槍殺。魯迅先生滿腔激憤,寫了《記念劉和珍君》的文章,說:“三月十八日,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學生的熱血,使魯迅由《彷徨》到《吶喊》。
魯迅是周家的長子,對家庭更多一份責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親,妻子朱安從故鄉(xiāng)紹興接到了北京,連同從日本留學回國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進了他在西四八道灣購置的新居——一所寬敞、豁亮的“三進”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魯迅不得不搬出八道灣,另覓居處。他用一本書的四百元版稅,在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買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現(xiàn)在魯迅博物館的所在地。
四合院實在太小!院子里種植的兩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間,似乎再也容納不下幾個人物的活動了。周遭的幾間小屋,一間作了書房,一間住著一個女傭人,另外一間北屋住著魯迅的母親和妻子朱安。母親和妻子的木床相對而立,床上掛著白夏布蚊帳,都是老家?guī)淼呐f物。魯迅在母親和妻子的住室連通了一個長條形的小間,戲稱“老虎尾巴”。魯迅在這“老虎尾巴”里寫作和住宿,室內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單人的板床,兩條長凳上橫架著一塊木板,褥子是單薄的,被子是陳舊的有著小點藍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掛著一頂發(fā)黃發(fā)灰的夏布蚊帳。書桌旁的白墻上掛著一個鏡框,里面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陰冷”“悲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孤寂的魯迅先生相互注視,似有話要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經受過死神的洗禮,是從沙皇的絞刑架上走下來的,他在執(zhí)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來。
那天天氣陰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樣子。我在魯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約是我太專注、太虔誠的目光吸引了講解人員——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開“游人免進”的門扉,“破了例“讓我進入先前只能夠隔著玻璃窗看到的內室。這樣我就真切地觸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墻上掛著的那幀陀思妥耶夫斯基陰冷的照片。我在魯迅先生曾經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會兒,望著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蕪的園子,園子角落里有一圈石頭的井欄。據(jù)說這井水實在苦澀,不能飲用,只能用來澆灌園中的幾棵棗樹,也就是魯迅先生《秋夜》中劈頭所說的“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在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我就在課文中讀到了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我曾向授課的語文老師請教過這句話的意思,老師支支吾吾,也未說出個所以然來。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魯迅先生寫這句話的深意。而現(xiàn)在,身臨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魯迅先生孤獨、寂寞和無奈的心境——這是否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呢?這是否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走出魯迅先生故居,天上紛紛揚揚下起了雪。踏著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條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鋪,喝了兩碗羊雜碎湯,全身頓時燥熱起來。
(選自2014年第4期《散文百家》,有刪改)
16.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兩項都選對給4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給2分,有選錯的給0分)(4分)
A.文章開篇寫尋找魯迅先生故居的過程以及故居周邊的環(huán)境,隱隱有一種批評時人淡忘魯迅先生和漠視文化傳承之意。
B.文章中有大量的有關天氣的環(huán)境描寫,其作用是渲染陰冷、沉郁的氛圍,抒發(fā)作者游覽魯迅故居時對魯迅先生的痛悼和緬懷之情。
C.“以前我是奴隸,現(xiàn)在我是奴隸的奴隸”這句話表明了魯迅先生對革命的漠視和鄙夷,認為革命改變不了社會現(xiàn)實。
D.文章從多個角度來介紹先生的故居,突出其狹小和簡陋的特點。這樣處理是為了表現(xiàn)先生孤僻、陰冷的性格。
E.文章結尾意味雋永,明寫因喝羊雜碎湯而全身燥熱,實際上隱隱表達了作者在游覽過程中的不滿、欽佩、振奮等復雜情感。
17.在第二段中,作者稱魯迅先生為“孤獨者”,先生的孤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你結合原文加以概述。(4分)
18.在描寫魯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陳設中,作者為什么要著重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請作簡要分析。(4分)
19.在游覽魯迅先生故居時,作者想起先生的文章中有“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的語句。對這句話的深意理解,作者由“不曾明白”轉而有所感悟。請你結合原文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這句話的深意。(8分)
蘭州市2017高考模擬試卷語文試題
上一篇:拉薩2017高考語文真題
下一篇:理科高考語文試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