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學生詩詞審美的主觀能動性
時間:
付治政1由 分享
古詩詞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對增進學生文學基本素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但對于當前的閱讀、寫作教學研究,古詩詞教研則顯得相對滯后。筆者認為當今的古詩詞教學存在三種不良傾向。一是語言化傾向,許多人把古詩詞鑒賞課幾乎上成了文言串講課,只注重詩詞句義的解釋,忽視了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概念化傾向。許多人把古詩詞意境賞析變成了“詩物”與“詩情”的簡單對照,忽視了學生審美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三是支解化傾向。許多人把一首詩詞的整體賞析變成了單調的詩詞詞句的局部分析,忽視了詩詞鑒賞的有機性和整體性。這些傾向不能不令人感到,當今的古詩詞教學還缺乏一種關鍵性意識,那就是如何發(fā)揮學生主體在詩詞審美活動中的能動作用。
筆者以為,古詩詞教學過程應當是一個完整合理的藝術審美過程。從美學角度看,這個過程必須突出審美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必須強調學生主體對審美對象展開活躍的心理活動,使學生主體在追尋和發(fā)現(xiàn)中得到無窮樂趣。如果忽視了學生主體在詩詞鑒賞活動中的能動作用,淡化了學生主體在詩詞審美活動中的自主性原則,而是以一種刻板模式向學生剖析詩詞意境,對學生審美能力的自覺形成十分不利。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又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這種審美的主觀能動性呢?我認為當遵循如下原則:
一、注重學生審美心境的培養(yǎng)
心境是一種在較長時間內影響人整個行動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因而能使一個人的活動和體驗都染上一種情緒色彩。《淮南子•齊俗訓》說:“夫載哀者聞歌聲而泣,載樂者見哭者而笑。哀可樂者,笑可哀者:載使然也。”這就說明一個人心境的好壞,不僅能強化或鈍化他的五官感受力,而且還有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感受。古詩詞審美也是這樣,學生以恰當的情緒狀態(tài)進入詩詞意境賞析,能動性必強,效果必佳;以不當的情緒狀態(tài)進入詩詞意境賞析,能動性必弱,效果必差。因此,古詩詞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審美心境的培養(yǎng),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和詩詞相應的情緒色彩進入詩詞審美學習。這是發(fā)揮學生審美活動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審美心境的培養(yǎng)是個復雜的心理工程。它的完美竣工取決于心理誘導的深入。一般說來,設計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學導語是培養(yǎng)心境的第一步工序。導語的情緒色彩應和詩詞的情感色彩聲氣暗通。我們選用好的導語去震動學生的心靈,以求先聲奪人之妙。其次,要注重吟誦對培養(yǎng)審美心境的特殊功效。古詩詞畢竟是語言藝術,漢語言是優(yōu)美的,古詩詞語言更優(yōu)美;古詩詞語言大多可以配樂吟唱,因而又具有極強的音樂性。我們吟誦就要吟出詩詞的情感味、音樂味,讓學生在聽吟或自吟中產生特定的審美心境。
再次,要注意教學輔助手段的恰當運用。如在教學過程中隨機利用掛圖解說、樂曲欣賞或幻燈片等教學輔助手段,物化詩境詩情,對保持學生審美心境其作用就不可低估。只有這樣反復刺激,學生的審美心境才有可以產生并強化。
二、激勵學生追求詩象審美的重旨效應
良好審美心境的培植最多只能為審美活動能動化展開蓄勢,但終究不是學生主體能動化的審美活動。學生審美活動能動性展開的最重要標志是學生主體對詩詞意蘊進行深層次自覺把握。而詩詞意蘊一般又是寄托在詩象當中的。因而,對詩象進行自覺審美體驗就成了對詩詞意蘊進行自覺把握的關鍵,也就成了學生審美活動能動化展開的關鍵。如何使學生對詩象的審美達到自覺程度?這又需要我們指示學生詩象審美的方向。只有方向明確,學生審美的能動性才有可能暴發(fā)。因為方向和審美興趣、活動強度等密切相關。而這個方向就是追求詩象審美的重旨效應。
所謂詩象審美的重旨效應,是指詩詞物象情感體驗的多重性功效。也正是這種旨趣追求,激發(fā)了學生審美思考。而培養(yǎng)審美意識,又在于巧妙點撥,調動學生聯(lián)想力。我們應激勵他人敢于根據詩象描寫的特征指向去領悟詩象的“韻外之致”。這樣既避免了要領化剖析的單調乏味,又體現(xiàn)了學生審美活動的能動性原則,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三、建構詩詞審美的動態(tài)化模式
古詩詞教學為什么一味徘徊于語言化、要領化剖析的老路,學生審美活動的主觀能力性為什么一直得不到合理培養(yǎng),原因又在于我們沒有幫助學生建構一個動態(tài)化的詩詞審美模式。學生審美活動長期處于被動狀態(tài),必然喪失自我意識,而建構一個動態(tài)化詩詞審美模式就等于交給學生一人具有操縱性的審美方法。有方法指導的審美活動才是自覺的審美活動。它可以激發(fā)學生嘗試的欲望。正是在這嘗試中,學生的能動性才得以極大發(fā)揮。
一般說來,藝術審美具有相互關聯(lián)、逐步推移、漸次深化的特點。最初的層次是對對象的形式感知。常常是對象的感性形式引起主體的興感發(fā)動,主體又將知覺引起感興投射于對象,如此循環(huán)往復,使形式的感知的所得,逐步情意化。這表現(xiàn)在詩詞審美模式建構上,就是注重“詩言”感受。我們不但要學生讀出“詩言”含義,而且還要學生讀出“詩言”韻律、節(jié)奏、色彩美等。審美第二層次當是主客體間的同情與共感。所謂同情、共感,是指主體與對象間心物兩契,產生情感上的共振共鳴。這種境界柳宗元已作描述:“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它表現(xiàn)在詩詞審美模式建構上,就是注重“詩物”、“詩情”審美體驗。審美第三層次是再創(chuàng)造愉悅。它是欣賞者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心理評價再次觀照審美對象,從而獲得深厚的情感享受。這表現(xiàn)在詩詞審美模式建構上,就是注重“詩境”感受、“詩法”感知。此種感受與感知需要學生生發(fā)聯(lián)想意識與全方位審美意識。
以上所述,是一種“金字塔”式審美模式建構,它具有動態(tài)化特點,對發(fā)揮學生審美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將是明顯的。
筆者以為,古詩詞教學過程應當是一個完整合理的藝術審美過程。從美學角度看,這個過程必須突出審美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必須強調學生主體對審美對象展開活躍的心理活動,使學生主體在追尋和發(fā)現(xiàn)中得到無窮樂趣。如果忽視了學生主體在詩詞鑒賞活動中的能動作用,淡化了學生主體在詩詞審美活動中的自主性原則,而是以一種刻板模式向學生剖析詩詞意境,對學生審美能力的自覺形成十分不利。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又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這種審美的主觀能動性呢?我認為當遵循如下原則:
一、注重學生審美心境的培養(yǎng)
心境是一種在較長時間內影響人整個行動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因而能使一個人的活動和體驗都染上一種情緒色彩。《淮南子•齊俗訓》說:“夫載哀者聞歌聲而泣,載樂者見哭者而笑。哀可樂者,笑可哀者:載使然也。”這就說明一個人心境的好壞,不僅能強化或鈍化他的五官感受力,而且還有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感受。古詩詞審美也是這樣,學生以恰當的情緒狀態(tài)進入詩詞意境賞析,能動性必強,效果必佳;以不當的情緒狀態(tài)進入詩詞意境賞析,能動性必弱,效果必差。因此,古詩詞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審美心境的培養(yǎng),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和詩詞相應的情緒色彩進入詩詞審美學習。這是發(fā)揮學生審美活動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審美心境的培養(yǎng)是個復雜的心理工程。它的完美竣工取決于心理誘導的深入。一般說來,設計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學導語是培養(yǎng)心境的第一步工序。導語的情緒色彩應和詩詞的情感色彩聲氣暗通。我們選用好的導語去震動學生的心靈,以求先聲奪人之妙。其次,要注重吟誦對培養(yǎng)審美心境的特殊功效。古詩詞畢竟是語言藝術,漢語言是優(yōu)美的,古詩詞語言更優(yōu)美;古詩詞語言大多可以配樂吟唱,因而又具有極強的音樂性。我們吟誦就要吟出詩詞的情感味、音樂味,讓學生在聽吟或自吟中產生特定的審美心境。
再次,要注意教學輔助手段的恰當運用。如在教學過程中隨機利用掛圖解說、樂曲欣賞或幻燈片等教學輔助手段,物化詩境詩情,對保持學生審美心境其作用就不可低估。只有這樣反復刺激,學生的審美心境才有可以產生并強化。
二、激勵學生追求詩象審美的重旨效應
良好審美心境的培植最多只能為審美活動能動化展開蓄勢,但終究不是學生主體能動化的審美活動。學生審美活動能動性展開的最重要標志是學生主體對詩詞意蘊進行深層次自覺把握。而詩詞意蘊一般又是寄托在詩象當中的。因而,對詩象進行自覺審美體驗就成了對詩詞意蘊進行自覺把握的關鍵,也就成了學生審美活動能動化展開的關鍵。如何使學生對詩象的審美達到自覺程度?這又需要我們指示學生詩象審美的方向。只有方向明確,學生審美的能動性才有可能暴發(fā)。因為方向和審美興趣、活動強度等密切相關。而這個方向就是追求詩象審美的重旨效應。
所謂詩象審美的重旨效應,是指詩詞物象情感體驗的多重性功效。也正是這種旨趣追求,激發(fā)了學生審美思考。而培養(yǎng)審美意識,又在于巧妙點撥,調動學生聯(lián)想力。我們應激勵他人敢于根據詩象描寫的特征指向去領悟詩象的“韻外之致”。這樣既避免了要領化剖析的單調乏味,又體現(xiàn)了學生審美活動的能動性原則,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三、建構詩詞審美的動態(tài)化模式
古詩詞教學為什么一味徘徊于語言化、要領化剖析的老路,學生審美活動的主觀能力性為什么一直得不到合理培養(yǎng),原因又在于我們沒有幫助學生建構一個動態(tài)化的詩詞審美模式。學生審美活動長期處于被動狀態(tài),必然喪失自我意識,而建構一個動態(tài)化詩詞審美模式就等于交給學生一人具有操縱性的審美方法。有方法指導的審美活動才是自覺的審美活動。它可以激發(fā)學生嘗試的欲望。正是在這嘗試中,學生的能動性才得以極大發(fā)揮。
一般說來,藝術審美具有相互關聯(lián)、逐步推移、漸次深化的特點。最初的層次是對對象的形式感知。常常是對象的感性形式引起主體的興感發(fā)動,主體又將知覺引起感興投射于對象,如此循環(huán)往復,使形式的感知的所得,逐步情意化。這表現(xiàn)在詩詞審美模式建構上,就是注重“詩言”感受。我們不但要學生讀出“詩言”含義,而且還要學生讀出“詩言”韻律、節(jié)奏、色彩美等。審美第二層次當是主客體間的同情與共感。所謂同情、共感,是指主體與對象間心物兩契,產生情感上的共振共鳴。這種境界柳宗元已作描述:“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它表現(xiàn)在詩詞審美模式建構上,就是注重“詩物”、“詩情”審美體驗。審美第三層次是再創(chuàng)造愉悅。它是欣賞者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心理評價再次觀照審美對象,從而獲得深厚的情感享受。這表現(xiàn)在詩詞審美模式建構上,就是注重“詩境”感受、“詩法”感知。此種感受與感知需要學生生發(fā)聯(lián)想意識與全方位審美意識。
以上所述,是一種“金字塔”式審美模式建構,它具有動態(tài)化特點,對發(fā)揮學生審美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將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