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譯者的文化意識與英漢翻譯
時間:
徐翠波1由 分享
論文關(guān)鍵詞:文化意識 翻譯 文化差異
論文摘要:本文指出解析文化翻譯,正確理解和處理文化差異是翻譯的關(guān)鍵。
翻譯是跨語言,跨文化,跨社會的交際活動。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表達和傳播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和發(fā)展的重要工具。文化是一個復(fù)雜的概念,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shù),法律,道德,風格以及社會成員的人從社會中習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習慣。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它是整個文化的基礎(chǔ),是人類文化傳遞的工具和表現(xiàn)形式。語言現(xiàn)象本身就是一種民族的文化現(xiàn)象。
一、文化與翻譯的關(guān)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代碼。語言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該語言社團認知世界的方法,記錄了該民族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軌跡,集中體現(xiàn)著該文化傳統(tǒng)的價值取向,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文化信息。語言與文化是一個互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體。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口指出“語言是自我表達,也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指的是一個社會的整個生活方式,一個民族的全部活動方式。語言與文化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語言反映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并受文化的制約。正如JuriLotman所說的,“沒有一種語言不是植根于某種具體的文化之中的;也沒有一種文化不是以某種自然語言的結(jié)構(gòu)為其中心的。”沒有語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語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義。因為翻譯首先涉及的是意義,而詞只有與文化相關(guān)聯(lián)才有意義,這就要求譯者在進行語言處理時,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識。翻譯是將一種文化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種文化環(huán)境里,因此是一種跨文化的活動。翻譯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一個思維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必須遵循一定的標準與原則。“忠實和通順”是兩項基本要求。譯者首先要忠實于原作的內(nèi)容,也就是說翻譯的過程主要是傳達別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只是文字翻譯更注重形式上的忠實,而文化翻譯則致力于對其文化內(nèi)涵的準確轉(zhuǎn)達甚至基于本土文化視角的一種重新解釋。準確地理解原文是翻譯好一篇文章的關(guān)鍵。同時譯文要流暢,明了,易懂??傊?,任何翻譯都離不開文化的傳達。翻譯作為文化交流的載體作用已日益突出。
二、中西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
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李扮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提出并表述為“文化是一個復(fù)合體,包括信仰,藝術(shù),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獲得的一切能力和習慣。”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和社會制度中,逐漸形成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風土人情和社會生活習慣。在翻譯中密切注意文化上的差異,對其處理的優(yōu)劣往往是翻譯成敗的關(guān)鍵。
(一)傳統(tǒng)文化的差異。尤金·奈達曾指出“就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譯者的雙文化功底甚至比雙語言功底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語境中才富有意義。”英漢兩種文化背景差異很大。漢語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把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視為“儒家文化”。而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主導(dǎo)。它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文化更是說英語國家的文化之源。與宗教信仰有關(guān)的詞語也大量存在于英語之中。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象教堂的老鼠一樣窮);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es: 152)(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語諺語,未作改動,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變成了基督教色彩。對于英美讀者來說,顯得自然,容易接受。而我國楊憲益先生把其中的God改成了Heaven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如果不熟悉中西方文化中,是難以正確理解這些語言現(xiàn)象的。
由于不同的發(fā)展進程引起的文化差異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和國家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的精華部分,它能明顯地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英美讀者不知諸葛亮為何許人,若直接翻譯成諸葛亮是很難傳遞句子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英漢民族風俗習慣上的差異在語言表達上的表現(xiàn)也很常見。如漢語有“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英語中有” oneman’ s meat is another man’ s poison"。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所以與狗有關(guān)的詞語往往是貶義的:“狼心狗肺,狗腿子”。而在西方國家,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個幸運兒)。
(二)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世界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在語言上也各自帶有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色彩。富有各自濃厚的地域文化的印記。英國是一個島國,航海業(yè)和漁業(yè)在其經(jīng)濟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就有許多與之相關(guān)的詞語。如be all at sea, a drop in the ocean等等。
在漢語中,“東風”是春天的風,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報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風,因為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詩人雪萊的《西風頌》就是對春的贊美。英國的夏天是溫暖宜人的季節(jié),常用“溫和,”“美好”形容。而我國的夏天卻與酷暑炎熱,驕陽似火相連。
(三)思維方式的差異。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由于受脫胎于象形文字的方塊字的影響,擅長于形象思維,而西方人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語言的制約,習慣于邏輯思維。兩種思維定式自然就派生出對語言表達上的不同:語言的形象美和語言的邏輯美。
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產(chǎn)生的語言的表達方式也不同。如對顏色的理解,在漢語中的“紅茶”英語中“blacktea".漢語中的“黃色電影”,英語中卻是“blue film"。
三、譯者的文化意識
因為有翻譯,文化交流才成為可能。有了譯者的辛勤勞動,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chǎn)才能為全世界人所知。
譯者必須具有文化意識。所謂文化意識,就是譯者要認識到翻譯既是跨語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某種意義上,語言的轉(zhuǎn)換只是翻譯的表層,而文化現(xiàn)息的傳遞才是翻譯的實質(zhì)。文化的差異跟語言的差異一樣,可能成為交流的障礙。缺乏文化意識的譯者,可能只顧到字面上的轉(zhuǎn)換,而忽視了語言背后的文化問題。因此,要更深刻,更貼切地傳遞原文的內(nèi)在信息,譯者必須探明英漢雙語的文化特征及其差異,并將雙語的文化內(nèi)涵恰當?shù)貙樱鎸嵲佻F(xiàn)原文的面貌。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僅僅具有語言對比意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敏銳的文化對比意識。要做到這一點,譯者一方面要熟諳原文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內(nèi)涵,另一方面又要非常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以便能敏銳地體察到兩國文化的異同。翻譯作為文化交流的工具,是無法做到語言傳真的,但卻可以要求文化傳真。英漢民族存在的文化差異決定了詞語表達形式及詞義選擇,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yīng)該充分考慮詞語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與語言個性,充分理解詞語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意味,盡可能結(jié)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語言形式及藝術(shù)特色。翻譯就是交際,譯者的責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沖突;因為文化沖突會導(dǎo)致各種形式的誤解,所以,譯者再把一種文化移植到另一種文化中去時,要仔細斟酌文化思想意識的內(nèi)涵。作為“傳播者”的譯者,在跨文化交際中,他要消除隔閡,把源語文化的意義傳遞給目的語文化的讀者。譯文讀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觀念來理解譯文的內(nèi)容,所以譯者應(yīng)盡可能使源語文化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語文化讀者的世界。
翻譯藝術(shù)是“帶著鐐銬跳舞”。這說明翻譯所受的文化束縛。翻譯如此之難,是因為語言反映文化,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并受文化的制約。一旦語言進人交際,語言便承擔著對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和表達問題。這些要求作者不但有雙語能力,而且還需雙文化的知識,要了解兩種語言文化的民族心理意識,文化形成過程,歷史習俗。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風貌特性等都需有一定的了解認識。翻譯要將兩國文化結(jié)合起來,離開文化背景去翻譯,不可能達到兩種語言的真正交流。
魯迅曾說過:翻譯的“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覽外國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時何地,有這等事,和旅行外國是很相似:它必須有外國情調(diào),就是所謂洋氣。”譯者作翻譯的首要目的,是盡量真實地向譯語讀者介紹異域文化,異國情調(diào),讓他們?nèi)鐚嵉卣J識世界,了解世界。所以,譯者應(yīng)盡量保存原文的異國情調(diào),進而忠實地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視為翻譯的首先的目的。
論文摘要:本文指出解析文化翻譯,正確理解和處理文化差異是翻譯的關(guān)鍵。
翻譯是跨語言,跨文化,跨社會的交際活動。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表達和傳播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和發(fā)展的重要工具。文化是一個復(fù)雜的概念,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shù),法律,道德,風格以及社會成員的人從社會中習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習慣。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它是整個文化的基礎(chǔ),是人類文化傳遞的工具和表現(xiàn)形式。語言現(xiàn)象本身就是一種民族的文化現(xiàn)象。
一、文化與翻譯的關(guān)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代碼。語言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該語言社團認知世界的方法,記錄了該民族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軌跡,集中體現(xiàn)著該文化傳統(tǒng)的價值取向,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文化信息。語言與文化是一個互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體。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口指出“語言是自我表達,也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指的是一個社會的整個生活方式,一個民族的全部活動方式。語言與文化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語言反映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并受文化的制約。正如JuriLotman所說的,“沒有一種語言不是植根于某種具體的文化之中的;也沒有一種文化不是以某種自然語言的結(jié)構(gòu)為其中心的。”沒有語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語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義。因為翻譯首先涉及的是意義,而詞只有與文化相關(guān)聯(lián)才有意義,這就要求譯者在進行語言處理時,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識。翻譯是將一種文化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種文化環(huán)境里,因此是一種跨文化的活動。翻譯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一個思維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必須遵循一定的標準與原則。“忠實和通順”是兩項基本要求。譯者首先要忠實于原作的內(nèi)容,也就是說翻譯的過程主要是傳達別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只是文字翻譯更注重形式上的忠實,而文化翻譯則致力于對其文化內(nèi)涵的準確轉(zhuǎn)達甚至基于本土文化視角的一種重新解釋。準確地理解原文是翻譯好一篇文章的關(guān)鍵。同時譯文要流暢,明了,易懂??傊?,任何翻譯都離不開文化的傳達。翻譯作為文化交流的載體作用已日益突出。
二、中西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
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李扮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提出并表述為“文化是一個復(fù)合體,包括信仰,藝術(shù),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獲得的一切能力和習慣。”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和社會制度中,逐漸形成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風土人情和社會生活習慣。在翻譯中密切注意文化上的差異,對其處理的優(yōu)劣往往是翻譯成敗的關(guān)鍵。
(一)傳統(tǒng)文化的差異。尤金·奈達曾指出“就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譯者的雙文化功底甚至比雙語言功底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語境中才富有意義。”英漢兩種文化背景差異很大。漢語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把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視為“儒家文化”。而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主導(dǎo)。它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文化更是說英語國家的文化之源。與宗教信仰有關(guān)的詞語也大量存在于英語之中。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象教堂的老鼠一樣窮);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es: 152)(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語諺語,未作改動,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變成了基督教色彩。對于英美讀者來說,顯得自然,容易接受。而我國楊憲益先生把其中的God改成了Heaven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如果不熟悉中西方文化中,是難以正確理解這些語言現(xiàn)象的。
由于不同的發(fā)展進程引起的文化差異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和國家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的精華部分,它能明顯地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英美讀者不知諸葛亮為何許人,若直接翻譯成諸葛亮是很難傳遞句子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英漢民族風俗習慣上的差異在語言表達上的表現(xiàn)也很常見。如漢語有“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英語中有” oneman’ s meat is another man’ s poison"。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所以與狗有關(guān)的詞語往往是貶義的:“狼心狗肺,狗腿子”。而在西方國家,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個幸運兒)。
(二)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世界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在語言上也各自帶有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色彩。富有各自濃厚的地域文化的印記。英國是一個島國,航海業(yè)和漁業(yè)在其經(jīng)濟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就有許多與之相關(guān)的詞語。如be all at sea, a drop in the ocean等等。
在漢語中,“東風”是春天的風,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報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風,因為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詩人雪萊的《西風頌》就是對春的贊美。英國的夏天是溫暖宜人的季節(jié),常用“溫和,”“美好”形容。而我國的夏天卻與酷暑炎熱,驕陽似火相連。
(三)思維方式的差異。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由于受脫胎于象形文字的方塊字的影響,擅長于形象思維,而西方人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語言的制約,習慣于邏輯思維。兩種思維定式自然就派生出對語言表達上的不同:語言的形象美和語言的邏輯美。
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產(chǎn)生的語言的表達方式也不同。如對顏色的理解,在漢語中的“紅茶”英語中“blacktea".漢語中的“黃色電影”,英語中卻是“blue film"。
三、譯者的文化意識
因為有翻譯,文化交流才成為可能。有了譯者的辛勤勞動,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chǎn)才能為全世界人所知。
譯者必須具有文化意識。所謂文化意識,就是譯者要認識到翻譯既是跨語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某種意義上,語言的轉(zhuǎn)換只是翻譯的表層,而文化現(xiàn)息的傳遞才是翻譯的實質(zhì)。文化的差異跟語言的差異一樣,可能成為交流的障礙。缺乏文化意識的譯者,可能只顧到字面上的轉(zhuǎn)換,而忽視了語言背后的文化問題。因此,要更深刻,更貼切地傳遞原文的內(nèi)在信息,譯者必須探明英漢雙語的文化特征及其差異,并將雙語的文化內(nèi)涵恰當?shù)貙樱鎸嵲佻F(xiàn)原文的面貌。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僅僅具有語言對比意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敏銳的文化對比意識。要做到這一點,譯者一方面要熟諳原文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內(nèi)涵,另一方面又要非常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以便能敏銳地體察到兩國文化的異同。翻譯作為文化交流的工具,是無法做到語言傳真的,但卻可以要求文化傳真。英漢民族存在的文化差異決定了詞語表達形式及詞義選擇,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yīng)該充分考慮詞語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與語言個性,充分理解詞語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意味,盡可能結(jié)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語言形式及藝術(shù)特色。翻譯就是交際,譯者的責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沖突;因為文化沖突會導(dǎo)致各種形式的誤解,所以,譯者再把一種文化移植到另一種文化中去時,要仔細斟酌文化思想意識的內(nèi)涵。作為“傳播者”的譯者,在跨文化交際中,他要消除隔閡,把源語文化的意義傳遞給目的語文化的讀者。譯文讀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觀念來理解譯文的內(nèi)容,所以譯者應(yīng)盡可能使源語文化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語文化讀者的世界。
翻譯藝術(shù)是“帶著鐐銬跳舞”。這說明翻譯所受的文化束縛。翻譯如此之難,是因為語言反映文化,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并受文化的制約。一旦語言進人交際,語言便承擔著對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和表達問題。這些要求作者不但有雙語能力,而且還需雙文化的知識,要了解兩種語言文化的民族心理意識,文化形成過程,歷史習俗。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風貌特性等都需有一定的了解認識。翻譯要將兩國文化結(jié)合起來,離開文化背景去翻譯,不可能達到兩種語言的真正交流。
魯迅曾說過:翻譯的“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覽外國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時何地,有這等事,和旅行外國是很相似:它必須有外國情調(diào),就是所謂洋氣。”譯者作翻譯的首要目的,是盡量真實地向譯語讀者介紹異域文化,異國情調(diào),讓他們?nèi)鐚嵉卣J識世界,了解世界。所以,譯者應(yīng)盡量保存原文的異國情調(diào),進而忠實地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視為翻譯的首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