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用具的簡介
茶道用具的簡介
茶道用具一般是木制的,是茶藝中不可缺少的茶具!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茶道用具的簡介,希望對您有用。
茶道用具的簡介
茶筒
形如筆筒,用來放置其它器具
茶匙
取茶用,像細長小勺,從茶葉罐等貯藏茶葉的器皿中取插放入茶荷,泡茶中一般不使用。
茶針
細長針狀,通紫砂壺口用,另可在表演中挑開蓋碗蓋。
茶夾
多為竹木制成的夾子,也有用金屬的。用來夾品茗杯等,不用手拿品茗杯以示干凈。
茶則
形狀略有起伏的撥棒,用于在沖泡過程中投茶,將用茶匙取到茶荷里的茶撥入泡茶的器具(蓋碗,紫砂壺玻璃杯等)中。茶斗 又稱茶漏,狀似大開口漏斗,用來增加紫砂壺壺口面積。
茶刀
撬普洱茶茶餅時用.一般不放在茶道組中!
茶道用具的分類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早在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制作盤、盛水,制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
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陜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后,特別是從明代開始, 隨著茶類的創(chuàng)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包括銀質器具在內的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制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為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制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為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這樣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錫制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茶道用具的種類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發(fā)展而成,是一種新質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傳至今。
北宋梅堯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說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說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剛開始興起的情景。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創(chuàng),已無從考證。但從確切有文字記載而言,紫砂茶具則創(chuàng)造于明代正德年間。
今天紫砂茶具是用江蘇宜興南部及其毗鄰的浙江長興北部埋藏的一種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燒制而成的。這種陶土,含鐵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燒制溫度以攝氏1150度左右為宜。紫砂茶具的色澤,可利用紫泥澤和質地的差別,經過“澄”、“洗”,使之出現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黃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凍梨色等;另外,還可通過不同質地紫泥的調配,使之呈現古銅、淡墨等色。優(yōu)質的原料,然的色澤,為燒制優(yōu)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質基礎。
宜興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鐘情,除了這種茶具風格多樣,造型多變,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別具一格外,還與這種茶具的質地適合泡茶有關。后人稱紫砂茶具有三大特點,就是“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
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致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為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說。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澤限制,用它較難欣賞到茶葉的美姿和湯色。
木魚石茶具
木魚石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空心的石頭,又叫“太一余糧”、“禹余糧”、“石中黃子”,俗稱“還魂石”、“鳳凰蛋”,象征著如意吉祥,可護佑眾生、辟邪消災,佛力無邊。
木魚石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空腔內有的呈卵形核狀,有的呈粉沙狀,有的為液體,用手搖動,可發(fā)出動聽的聲響。古人有詩贊曰:“曾見山有洞,罕聞石中空,雖非珠玉類,可在一絕中”。古代的文人墨客利用其中空為盂為硯,所盛水墨色味經久不變。
《本草綱目》記載,木魚石系珍稀中藥材,其性甘平無毒,有定六腑、鎮(zhèn)五臟之功效,久服有強力、耐寒、耐暑、不饑、輕身、延年不老之神奇療效。故而,木魚石有“得者有緣,無福妄得”之說,得者往往不傳其產地,更使該石身價百倍。經實驗室鑒定,木魚石含有偏硅酸、鍶、鉬、鋰、鋅、硒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很強的保健和美容作用。
木魚石茶具是指用整塊木魚石作出來的茶具,主要包括茶壺、酒壺、竹節(jié)杯、套筒杯、冷水杯、茶葉筒等。將水放在木魚石器具中浸泡兩小時,水中溶解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即能達到國家礦泉水限量指標。因木魚石中鈾及稀土元素含量適中,故此茶具的防腐和通透性好,用其泡茶即便是在酷暑季節(jié),五天內茶水仍可飲用不會變質。木魚石對酒有奇效,經山東省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檢測表明,用木魚石器具盛酒(指白酒)24小時,甲醇含量可降50%、雜醇油含量可降65%以上,酒精含量不變。任何白酒只要在木魚石酒具中放置20分鐘,即可變得綿軟甘甜可口,辣味苦味明顯減輕,與盛入其他酒具中的酒形成明顯的差別。
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途徑山東,地方官員得知乾隆帝酷愛收藏各種名貴茶具,便向乾隆帝進貢木魚石茶具壹套共六件,乾隆見茶具外觀溫潤圓滑,沏茶后茶香四溢,贊嘆不已,欣然提筆為這套茶具題寫“清幽”二字,并命宮廷造辦處鐫刻于壺身之上,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產于福建福州一帶。福州生產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寶砂閃光”、“金絲 瑪瑙”、‘釉變金絲”、“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 白銀”等品種,特別是創(chuàng)造了紅如寶石的“赤金砂”和 “暗花”等新工藝以后,更加鮮麗奪目,逗人喜愛。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中國飲茶雖漸次推廣開來,但屬粗放飲茶。當時的飲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間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開列的28種茶具,多數是用竹木制作的。這種茶具,來源廣,制作方便,對茶無污染,對人體又無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歡迎。但缺點是不能長時間使用,無法長久保存,失卻文物價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現了一種竹編茶具,它既是一種工藝品,又富有實用價值,主要品種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壺、茶盤等,多為成套制作。
竹編茶具由內胎和外套組成,內胎多為陶瓷類飲茶器具,外套用精選慈竹,經劈、啟、揉、勻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細如發(fā)的柔軟竹絲,經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內胎形狀、大小編織嵌合,使之成為整體如一的茶具。這種茶具,不但色調和諧,美觀大方,而且能保護內胎,減少損壞;同時,泡茶后不易燙手,并富含藝術欣賞價值。因此,多數人購置竹編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擺設和收藏。
玻璃茶具
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fā)展。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態(tài)各異,用途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艷色澤,茶葉的細嫩柔軟,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的逐漸舒展 等,可以一覽無余,可說是一種動態(tài)的藝術欣賞。特 別是沖泡各類名茶,茶具晶瑩剔透。杯中輕霧縹緲,澄清碧綠,芽葉朵朵,亭亭玉立,觀之賞心悅目,別有風趣。而且玻璃杯價廉物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猜你感興趣:
1.茶道用具大全
3.茶道用具名稱
4.茶道工具介紹
5.茶道器具名稱
6.茶道用具都有哪些
7.茶道配件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