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政治論文 > 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軌跡初探(2)

時間: 秦亞君1 分享

三、從理想的迷茫到回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黨的幼年時期,遭受到了教條主義的嚴重阻礙,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知達到成熟的根本標志。然而,實踐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認知的深化也是曲折的,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全面開始之后,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經過再次的迷茫后,才又走上了勝利的坦途。
(一)理想的迷茫
隨著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中國共產黨面臨著一個嶄新的歷史課題,那就是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嶄新的歷史課題。在當時看來,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向世界上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學習。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的顯著特征是:單一的公有制形式,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蘇聯(lián)的這種社會主義模式,有利于集中和調動全國的經濟政治力量,特別適應蘇聯(lián)當時在迅速發(fā)展重工業(yè)的需要,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正是在這種體制下,蘇聯(lián)用短短十多年時間走完了資本主義國家用了50年甚至上百年時間才走完的路程。正因為此,毛澤東提出 “以俄為師”。
根據(jù)毛澤東的提議,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其理論和實踐應該說是充滿了正確與錯誤的矛盾。這種嚴重失誤表現(xiàn)在發(fā)動“大躍進”運動和大辦人民公社上面。
“大躍進”運動正是貫徹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精神的產物。毛澤東力主的“大躍進",其初衷是想以超常規(guī)的方法發(fā)展經濟實力,用各種戰(zhàn)爭經驗處理建設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如在經濟建設中忽視甚至排斥經濟規(guī)律,過分相信人的因素,過分強調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經濟建設時期忽視法律手段,熱衷于依靠群眾去運動,用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疾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這種經驗主義的最終結果必然導致不顧客觀條件的主觀主義。
而毛澤東力主的“人民公社化”,則是要用超常規(guī)的方式對生產關系進行變革,想通過人為地提高所有制公有化的程度,使中國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正是這種理想主義的迷茫導致實際生活中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的錯誤嚴重泛濫,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的破壞。這種脫離國情、超越階段、盲目的體制變動,大大妨礙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fā)展,禁錮了社會主義經濟的活力。
綜觀毛澤東晚年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陷入困境,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歸根結底是他在理論上存在著兩個誤區(qū):一是把歷史唯物主義等同于階級斗爭。歷史唯物主義認為,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fā)展的一定的歷史階段相聯(lián)系。而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時期擴大對階級斗爭的錯誤估量,最終釀成了““””十年動亂的災難。
二是在某些方面把空想社會主義當做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試圖尋找一條更快的發(fā)展道路,卻每每陷入超越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空想之中;他試圖馬上消滅貧富差別,卻不得不擱淺在“共同貧窮”的大漠之中;他試圖通過一次次的運動來推動社會的大進步,結果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念之中。反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風雨歷程,我們可以真切地看到,毛澤東的探索,不論其成功,還是失誤,都代表著一個時代中華民族的思想水平,都是那個時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的歷史命運的真實寫照。它留下的是一份值得我們繼續(xù)探索和思考的從中可以吸取深刻經驗和借鑒的思想財富。
(二)理性的回歸
毛澤東是最早在黨內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而恰恰又是他本人在晚年探索中的失誤,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帶來了又一次危機,使全黨全國全社會深深陷于一種新的教條主義的樊籬之中,思想僵化,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猖獗,從而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了絕境。正是在這種危難時刻,中國政治舞臺上出現(xiàn)了一個偉大的身影,那就是鄧小平。是他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重新拉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而且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的歷史性飛躍。
在鄧小平看來,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方向,首先就要實事求是,反對本本主義。為了沖破“兩個凡是”這種新教條主義的束縛,為毛澤東思想正本清源,為全國人民沖破迷信、擺脫僵化、解放思想掃清障礙,為中國社會找出光明的出路,鄧小平以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大無畏精神,率先向“兩個凡是”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旗幟鮮明地支持和指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重新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馬克思主義觀點。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知發(fā)生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邏輯起點。在此次會議主報告中,鄧小平闡發(fā)了一個極其重要的理論觀點,那就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堅持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才能發(fā)展。為此,他極力呼吁全黨來一次思想大解放,為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繼續(xù)推向前進開辟了更加廣闊的道路,奠定了更加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偉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豐富和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
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時期,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旗幟,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yè)征途中,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知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江澤民不但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要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而且突出地提到要同時代的特征相結合。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說:“在當代中國,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他在解釋鄧小平理論之所以能夠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階段時說:“鄧小平理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光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fā)展中國家謀求發(fā)展的得失,發(fā)達國家發(fā)展的趨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
進人21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動,要求中國共產黨能夠鞏固自己的執(zhí)政地位,保障國家的安全和穩(wěn)定;要求中國共產黨融會一切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造嶄新的文明。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中國共產黨人面對2l世紀的變遷和挑戰(zhàn),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認知達到一個新高度的重要標志。胡錦濤2003年7月1日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指出: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它們分析當今世界和中國的實際,為我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識和把握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作出了新的理論概括。”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的黨中央在繼承和發(fā)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fā)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礎上,在借鑒國外發(fā)展經驗與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等一系列戰(zhàn)略思想,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發(fā)展觀??茖W發(fā)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fā)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是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新一代領導人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善于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地結合起來。也只有這樣,才能開辟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新天地,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認知上的重大突破。我們堅信,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知上已經有了八十多年的思想積淀,在今后的認知征途上,必將不斷實現(xiàn)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陶德麟,何萍.馬克思哲學中國化:歷史與反思[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周連順.探索、出路與啟示——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M].人民出版社,2009.
[3]鄭永廷.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概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4]郭建寧.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視野[M].人民出版社,2009.
[5]瞿秋白文集編寫組.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篇)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1.
[6]呂貴,袁秉達.新中國發(fā)展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鄧小平著.鄧小平文選第一至三卷[C].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澤民.論“三個代表”[C].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3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