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高中語文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找出新知識和學生原有知識的關系,根據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設計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如何設計高中語文教學目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語文教學目標制定一
一、講求方法,把握套路
現(xiàn)代文閱讀觀念強調以獲取信息、掌握知識為目的而兼顧鑒賞評價,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比如速讀能力、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等。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適合當今時代高效率、快節(jié)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備的,它是通過科學的、一定量的訓練逐漸形成的。從現(xiàn)代文閱讀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的角度看,精讀細讀是現(xiàn)代文閱讀的基本功,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精讀的要求就是讀懂,甚至達到吃透,讀懂吃透就是要從整體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終達到整體把握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體,把握了整體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僅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義,還要把握好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間的相互關系。這樣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體、由語言到內容,然后再由整體到局部、由內容到語言的反復的過程。
二、系統(tǒng)總結,培養(yǎng)能力
語文知識是閱讀能力的基矗從近幾年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的情況看,綜合性的、高層次的題比較多,而它要求必須以系統(tǒng)的、綜合的知識為基矗知識系統(tǒng)化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先決條件,沒有系統(tǒng)的知識,僅憑簡單的零散的知識,培養(yǎng)閱讀能力那只是紙上談兵。所以復習階段一定要做好知識的系統(tǒng)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語文"知識樹"---知識網絡。 在復習時,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別是教材中的知識短文,它們往往是帶有總結性質的,是系統(tǒng)歸納、加深加寬的好材料。歸納時要注意不要只是羅列一些名詞術語,要向縱深發(fā)展。比如文體知識中的人稱問題,學生都知道有兩種,但每一種作用是否清楚,還是個問題。
還要特別注意一些難點知識的歸納與遷移。比如語文表達中的四種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學生比較熟悉,而心理順序,特別是實用性強的邏輯順序,有的學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議論性文章及事證明說明文中常常使用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安排順序?;蛳瓤偤蠓?、先分后總,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或由簡單到復雜、由現(xiàn)象到本質,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總的原則是符合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明白了這些,我們在閱讀時就會遷移過來,變成我們的一種運用能力。 在閱讀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學生的一個相當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要求概括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還只停留在尋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對于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在具體的基礎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難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準確性,經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換概念"、"轉移論題"等邏輯錯誤。
語文教學目標制定二
(一)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
學生學習的原有狀況是教學目標設計的基本出發(fā)點和依據,教學目標設計重在“設計學生”,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找出新知識和學生原有知識的關系,根據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設計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強調知識的不可置疑,新時期隨著信息的發(fā)展,學生知識的獲得呈現(xiàn)多元性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指出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個體,教師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在與學生的積極作用中共同成長。因此,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由傳統(tǒng)的“我要教會什么”變?yōu)椤皩W生能夠學到什么”,也就是說要把教師的教學目標通過課程轉變?yōu)閷W生語文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語文課程。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優(yōu)化教法,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是教學活動的理想境界。
(二)由促進知識能力發(fā)展的教學目標向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轉換。
在以知識立意為核心的課堂上,教師以完成教材安排的知識講授為教學核心,學生在一種適者生存的自然狀態(tài)下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只要準確地把握教材,并在課堂上將教材內容較好地呈現(xiàn)給學生即可。在這樣的課堂上,有多少學生能經歷學習過程、獲得學習體驗進而得到發(fā)展,往往并不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在以能力立意為核心的課堂上,教師開始關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能力發(fā)展。
但是,究竟能夠讓多少學生在課堂上得到能力形成的有意識訓練,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只要部分學生代表能夠配合教學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解決問題,教學任務似乎就完成了。要實現(xiàn)新課程提出的學生發(fā)展的三維目標,讓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就要從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向以人為本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立意的方向轉變,將課堂教學中以全體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作為教學目標立意的核心,關注每一個學生,使其通過課堂上的學與教獲得相應的發(fā)展。 。
語文教學目標制定三
(一)知識和技能
教學目標中的知識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掌握基本概念、理解詞語和句子,通過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技能,包括教材中的基本知識點,通過語文學習獲得的生活經驗和基本技能等。知識目標的表述舉例:通過學習,知道心猿意馬的概念;通過學習,正確地使用心猿意馬造句,理解心猿意馬的意義。
所謂技能,是指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掌握完成某一活動所需要的方法的工具。如語文寫作技能是語文學科所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該學科所特有的技能,比如運用漢語字典查找不認識的漢字、運用歇后語和成語表達自己的觀點等技能。技能目標主要包括讀寫算的基本技能、感知和思維的智力技能、根據語義指導做出相應行為的動作技能、認識自我和調控自我的自我認識技能。
(二)過程和方法
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單純地知道結論,更要讓學生理解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這里的過程不僅包括學生通過學習課本知識享受的認知和情感的發(fā)展,而且包括課外生活中的興趣小組、團體活動、學校組織的比賽和寒暑期進行的社會實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并增強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于結果來說,很多能力和情感都是在過程的體驗中發(fā)展起來的,包括學生認知的發(fā)展、思維的發(fā)展、習慣的養(yǎng)成和情感的培養(yǎng)。
總而言之,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不管是學習書本知識的認知過程和情感發(fā)展還是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都離不開運用正確的方法,過程和方法總是密切相連、相互作用的,促進學生發(fā)展。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通常隱含一些基本的方法,并且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掌握這些方法,同時這些方法促進學習過程的積極發(fā)展。過程目標的表述舉例:通過學習,逐步認識古文中名詞動詞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通過學習,領會名詞和動詞之間轉化的關系;通過學習,理解古文中名詞動詞化的原因和意圖形成;通過學習,理解古人在文章表述過程中的習慣。
語文教學目標制定四
一、先要理清三維之問的關系,再整合三維目標
新課標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边@就要求教學中先理清三維的關系。三維目標是出自教學的不同角度、同時存在于教學中的。它們的關系,不是并列關系,也不是交叉關系,而是一體三維的。所以,在教學目標中不要把三個維度簡單地疊加,要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充分地體現(xiàn)在過程和方法中。
以高一課文《胡同文化》為例,要“認識和理解北京胡同文化”這一要求究竟屬于哪一目標維度?北京胡同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對它的認識和理解屬于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范疇,可以把它歸為第三維度目標;北京胡同文化是本文的內容,對它的認識和理解屬于基本的閱讀能力要求,也可以把它歸為第一維度。
但是,作為高中語文教學,高中學生早已基本掌握理解通俗文章內容的能力。本文語言平實,學生基本可以通過自讀理解課文內容。于是,“認識和理解北京胡同文化”這一要求不應該被列為第一維目標,可以被列為第三維目標。
二、確定三維目標
除要與《課程標準》及《大綱》一致外,還要與高考相結合,更要與教參、單元提示及課后練習相結合。實現(xiàn)韓立福博士所說的“高考日常化”、“高考課堂化”。仔細分析一下,其實高考、教參與單元提示及課后練習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絕對不能忽視它們的指導作用。
如在《咬文嚼字》三維目標的確定中,結合以上四個方面,把“通過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的鑒夤能力”(這一點與高考中詩歌鑒賞的煉字密切相關),“提煉作者的主要觀點,把握本文主要內容” (與單元要求一致),把“學會在閱讀和寫作中咬文嚼字”作為知識能力目標。再如在《近體詩六首》學習目標的確定中,把“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詩歌的意境”作為知識能力目標(這一點與高考中鑒賞詩歌的語言、形象和表達技巧相關又與單元要點中探究意境、把握景與情相關)。所以,只有與研究與教材相關的教學資源以及高考資料,才會整合出優(yōu)化的三維目標。
如何設計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相關文章:
如何設計高中語文教學目標
上一篇: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如何立德樹人
下一篇:高中語文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