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應縣一中高二9月月考文理科數(shù)學試卷(2)
山西省應縣一中高二9月月考文理科數(shù)學試卷
山西省應縣一中高二9月月考理科數(shù)學試卷
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直線x=的傾斜角是( )
A. 90° B. 60° C. 45° D. 不存在
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三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為真命題的是( )
A.若,則 B.若α∩γ=,則
C.,,則 D.若,,則
3、已知兩條直線y=ax﹣2和y=(a2)x1互相垂直,則a等于( )
A.2 B.1 C.0 D.﹣1
直線:,:,若,則的值為( )
A. B. 2 C. -3或 D. 3或
A.30° B.45° C.60° D.90°
6、點關于直線對稱的點坐標是( )
A. B. C. D.
7、從一個正方體中截去部分幾何體,得到的幾何體三視圖如下,則此幾何體的體積是( )
A.64B. C. D.
已知點在直線上,則的最小值為( )
A. 3 B. 4 C. 5 D. 6
9.一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
A.2π+2 B.4π+2C.2π+ D.4π+
已知點,若直線與線段相交,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A. B. 或 C. D. 或
平面四邊形中,,將其沿對角線折成四面體,使平面平面,若四面體頂點在同一個球面上,則該球的體積為
A. B. C. D.
12、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P為BC的中點,Q為線段CC1上的動點,過點A,P,Q的平面截該正方體所得的截面記為S.
?、佼?
?、诮孛嬖诘酌嫔贤队懊娣e恒為定值
③存在某個位置,使得截面S與平面A1BD垂直
?、墚擟Q=時,S與C1D1的交點R滿足C1R=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為(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題共小題,每小題5分,共0分兩個半徑為1的鐵球,熔化后鑄成一個大球,這個大球的半徑為 .
如圖, 是水平放置的的直觀圖,則的周長為 ______.
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互為相反數(shù),則實數(shù)=
16.如圖2-8在棱長為2的正方體ABCD-A中為BC的中點點P在線段D上點P到直線CC的距離的最小值為______.
三、解答題(共6小題,共70分,要求在答題卡上寫出詳細的解答過程。)
17.(1分) 已知直線l經(jīng)過點P(-2,5),且斜率為-.
(1)求直線l的方程;
(2)若直線m與l平行,且點P到直線m的距離為3,求直線m的方程.
中,底面是菱形,且.
(1)求證:;
(2)若平面與平面的交線為,求證:.
19.(1分)如圖,菱與四邊形BDEF相交于BD,平面ABCD,DE//BF,BF=2DE,AF⊥FC,M為CF的中點,.
(I)求證:GM//平面CDE;
(II)求證:平面ACE⊥平面ACF.
20.(12分) 如圖在正方體中中,
(1)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2)求直線D1B與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二面角大小的正切值.
21.(1分)通過點P(1,3)且與兩坐標軸的正半軸交于A、B兩點.
(1)直線與兩坐標軸所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為6,求直線的方程;
(2)求的最小值;
22、(1分)Rt△ABC中,∠C=90°,D,E分別為AC,AB的中點,點F為線段CD上的一點.將△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圖2.
(1)求證:DE∥平面A1CB;
(2)求證:A1F⊥BE;
(3)線段A1B上是否存在點Q,使A1C⊥平面DEQ?
說明理由.
高二月考一 理數(shù)答案2017.9
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6 ACDAAD 7-12 CBCBAC
二、填空題共小題,每小題5分,共0分 14. 15. 或 16.
三、解答題(共6小題,共70分,要求在答題卡上寫出詳細的解答過程。
17、(10分)解 (1)由點斜式方程得,
y-5=-(x+2),
3x+4y-14=0.
(2)設m的方程為3x+4y+c=0,
則由平行線間的距離公式得,
=3,c=1或-29.
3x+4y+1=0或3x+4y-29=0.
.
2分
,O為BD的中點,
所以4分
所以,
又因為
所以7分
9分
.
11分
,平面平面.
.分
解析:證明:(Ⅰ)取的中點,連接.
因為為菱形對角線的交點,所以為中點,所以,又因為分別為
的中點,所以,又因為,所以,又
所以平面平面
又平面,所以平面
(Ⅱ)證明:連接,因為四邊形為菱形,
所以,又平面,所以
所以.
設菱形的邊長為2,
則
又因為,所以
則,且平面,得平面
在直角三角形中,
又在直角梯形中,得
從而,所以,又
所以平面,又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1);(2);(3).
解析:
(1)連接AC,AD1,如圖所示:
∵BC1∥AD1,
∴∠AD1C即為BC1與CD1所成角,
∵△AD1C為等邊三角形,
∴∠AD1C=60°,
故異面直線BC1與CD1所成的角為60°;
(2)∵DD1⊥平面ABCD,
∴∠D1DB為直線D1B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
在Rt△D1DB中,sin∠D1DB==
∴直線D1B與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3)連接BD交AC于O,則DO⊥AC,
根據(jù)正方體的性質,D1D⊥面AC,
∴D1D⊥AC,D1D∩DO=D,
∴AC⊥面D1OD,∴AC⊥D1O,
∴∠D1OD為二面角D1﹣AC﹣D的平面角.
設正方體棱長為1,
在直角三角形D1OD中,DO=,DD1=1,
∴tan∠D1OD=.
;(2);
解析:(1)設直線方程為,此時方程為即
(2)設直線方程為
22、解析:(1)D,E分別為AC,AB的中點,
所以DE∥BC.
又因為DE平面A1CB,
所以DE∥平面A1CB.
(2)AC⊥BC且DE∥BC,
所以DE⊥AC.
所以DE⊥A1D,DE⊥CD.所以DE⊥平面A1DC.
而A1F平面A1DC,所以DE⊥A1F.
又因為A1F⊥CD,
所以A1F⊥平面BCDE.所以A1F⊥BE.
(3)A1B上存在點Q,使A1C⊥平面DEQ.理由如下:
如圖,分別取A1C,A1B的中點P,Q,則PQ∥BC.
又因為DE∥BC,所以DE∥PQ.
所以平面DEQ即為平面DEP.
由(2)DE⊥平面A1DC,所以DE⊥A1C.
又因為P是等腰三角形DA1C底邊A1C的中點,
所以A1C⊥DP.所以A1C⊥平面DEP.從而A1C⊥平面DEQ.
故線段A1B上存在點Q,使得A1C⊥平面DEQ.
猜你感興趣:
2.高二語文月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