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學習方法>教學方法>

《游褒禪山記》教案設計

時間: 文娟843 分享

  《游褒禪山記》是一篇游記體的論文,文章以游山為喻說明無論治學、立業(yè)都必須有堅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游褒禪山記》教案設計,僅供參考!

  《游褒禪山記》教案設計范例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關常識。

  2.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

  3.學習、借鑒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后照應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注釋、工具書疏通文字,教師進行點撥、解難。

  2.通過學生合作討論,指導學生從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后照應的寫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理解作者“有志”“盡吾志”的觀點。

  3.重視誦讀,落實背誦要求,聯系學習過的實詞的意義和用法,溫故知新。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盡吾志”和做學問“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學態(tài)度,明白其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

  學習“即事明理”的寫法,指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系,研習第三段。

  【教學難點】

  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后照應的寫法,及“乃”“道”“蓋”“文”多義詞辨析,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投影、課件,印發(fā)《游褒禪山記》課堂練習。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作者與課文,學生分小組合作,積累文言詞語、句式。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在初中我們學過用文言文寫作的游記有《小石潭記》、《醉翁亭記》等,這些游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

  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板書)這篇游記與我們學習過的那些游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記游實際上是個引子,說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學習這類游記有助于同學們提高思維的能力為此我們共同來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

  二、解題(簡介作者及課文)

  學生讀注釋①,了解作者及課文,教師補充。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在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游記,借游生議,說明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對西夏的作戰(zhàn)形勢王安石拜相,他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于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再為相熙寧九年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現在江蘇南京),潛心學術研究和詩文創(chuàng)作(王安石的詞教輔《菩薩蠻》)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

  元祐元年(1086)司馬光執(zhí)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謚文,故又稱“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他是歐陽修倡導的北宋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反對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風,主張文章“務為有補于世”他的詩文多為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而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了解作者的這些生平事跡,更能深刻地理解這篇游記體散文所蘊含的深意)

  三、整體感知:

  1.放視頻,學生跟著閱讀課文,注意字詞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4.對照注釋閱讀課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提問:本文各段落寫了什么內容?

  點撥:①(1~2):記敘——游山經過。

 ?、?3~4):議論——游山心得。

 ?、?5):記敘的結尾,補敘同游者的籍貫、姓名。

  四、掌握重點文言詞句

  學生分小組合作,翻譯各段,解決各段的文言字詞句,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教師點撥。

  1.課文第一段重點掌握詞句。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

  距其院東五里:名→狀,往東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表判斷,為,是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后是謂語。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表示因果關系的復合判斷“者”在這里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課文第二段重點掌握詞句

  有泉側出 名→狀,從旁邊

  有穴窈然 幽深的樣子然,形容詞詞尾

  問其深 形→名,深度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形→動,到盡頭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而”,表修飾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動→名,見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則其至又加少矣 動→名,到達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動,照明

  則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責怪,埋怨

  3.課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詞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獲,名詞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 因為 / 并且,連詞

  夷以近…險以遠而且,表并列,連詞

  古人之觀于天地 觀察,動詞

  非常之觀 不平常 / 景觀,名詞

  常在于險遠 形→名,危險遙遠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形→名,讓人迷惑的地方/到達 / 幫助

  于人為可譏:對于 / 是,算得上,動詞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副詞,表反問語氣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魚蟲、鳥獸:介詞結構后置句

  不隨以止也:不隨(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斷句

  4.課文第四段重點掌握詞句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因為

  后世之謬其傳 弄錯,使……錯,使動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沒有人 / 名→動,識其本名

  何可勝道也哉 盡,完 / 說,動詞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斷句

  五、布置作業(yè)

  1.誦讀全文2.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并歸類整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

  2.理清課文前后兩部分的內在聯系,弄清因事說理敘議如何有機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學習文言文,重要的是誦讀,誦讀成詠方能加深理解內容現在按學習小組(四人)展開誦讀,第一小組讀完第一段,第二小組接著第二段,依次輪流下去,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

  二、集體朗誦全文,注意語感

  三、研習、討論課文內容

  (一)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學生分小組思考、討論下列問題后,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記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畫出空間方位圖

  3.討論:為什么要特別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鉆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4.為什么說“華( huá )山”是“音謬”?

  學生思考后回答

  點撥:1.名寺 洞 碑

  2.寫仆碑是為后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議論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據。

  3.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與“華”分開,“華”才讀“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 “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二)第四段寫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讀

  2.學生討論: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演繹而來的?第四段又是如何與第一段照應的?

  點撥: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的頭腦認真辨析思考,然后謹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雙重否定,強調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謹慎的采用對于治學的重要”這種治學態(tài)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實踐的。

  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前面提到的“仆碑”,為后面的議論“深思慎取”的治學態(tài)度提供了具體的資料前面是伏筆,后面是照應有敘有議,照應緊密構思嚴謹,邏輯嚴密。

  小結: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禪山、慧空禪院、華山洞),主要說明褒禪山和華山洞名稱的由來,辨識“華實”之“華”應為誤讀第四段中寫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關仆碑的描述照應前面的描寫為后面的議論埋下伏筆。

  (三)第二段記游華山洞的經過

  1.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簡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層: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

  點撥:這一段先介紹前洞和后洞,接著寫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簡析他們本來具有進洞盡游的條件,結果卻是半途折回介紹前洞極簡略,只點明因“平曠”而“記游者甚眾”;介紹后洞較具體,寫“窈然”,突出其艱險,寫“寒”和“深”都與“窈然”有關,也是“好游者不能窮”的原因寫前后兩洞相互照應,著力突出“窈然”——洞險、深、盡、寒,為下文寫半途退出作鋪墊。

  2.提問: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點撥: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后洞特點及游后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后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游者甚眾”與后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對比;③“余所至”之淺與“好游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后“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兩種情感,哪一種對文意來說更重要?)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本段寫游洞,并不寫景,只是寫了半途退出的經過,這與第一段中寫上山獨寫一塊倒在路上的碑類似顯然記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游是為后面進行議論準備材料的。

  (四)研習第三段

  1.本段著重寫什么?闡述了什么觀點?學生思考后回答

  明確:寫游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fā)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說的“有嘆” 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1)以“于是余有嘆焉”一句承上啟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這種情況”都包括哪些語句?——“是”說“游華山洞”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啟下,自然地轉入議論。

  2.主要寫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不是隨意的,而是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作者以游洞為喻,自己無所得產生的懊悔,就是因為沒有“求思之深”。

  3.寫現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不能窮也”。

  4.對比之后,重點闡述作者自己的觀點: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磩潘桑瑏y云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5.用“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學生找出文句后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雙重否定(作用是加強論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堅定的志向)、有力(不斷的艱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質條件)。

  6.三者關系:

  那么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是不是沒有相應的條件?學生思考后回答。

  因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根結在于他的意志不堅定。

  作者從順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有“力”而無“志”,因此未達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這一正一反得出結論:“盡吾志,可無悔”照應“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7.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獲,回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烏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段議論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后呼應 。

  四、問題探究

  1.思考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系的?(提示:可以從過渡、銜接,前后呼應,游山與治學處世三方面聯系上思考)

  明確:文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后銜接,過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應,意思貫通正因為回家探親途中游山探勝,卻因輕信隨從,失諸檢察,半途而廢,褒禪山最為奇妙之處未能一睹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從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正因為游覽中發(fā)現“有碑仆道”,“花”“華”音訛,于是由此發(fā)出了“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應的句子體現了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把治學處世比做游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tài)度游覽中總結出“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從而勉勵自己和讀者在治學、處事、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堅定志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攀登風光無限的險峰。

  2.本文由“不得極夫游之樂”生發(fā)出“盡吾志”的觀點,又由“仆碑”生發(fā)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系嗎?

  明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系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古人之觀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即可看出兩個觀點的聯系)。

  3.討論總結這篇課文寫作上的特點

  討論、歸納,學生補充,教師訂正

  明確:(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本文是一篇游記,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記,不重山川風物之美的描寫和景物的敘述,或者寄托某種情致懷抱,而重在借景生論,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游的內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

  文章以記游作比喻,引發(fā)出議論,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了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內涵啟發(fā),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諧統(tǒng)一文章前部分記游山,后部分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后呼應文中記游內容是后文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游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記游,處處為議論埋下伏筆;議論,句句與記敘相呼應游蹤交代完整清晰,見聞卻言約而事豐,未盡的游興在議論中得以宣泄,強烈的感受在議論中盡情地傾吐“記”為“議”提供形象依據,“議”是“記”的最后升華二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平中見奇,別開生面。

  (2)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于闡述要有“志”“盡吾志”并“深思而慎取”,為此選材游褒禪山從略,游華山洞詳寫,記仆碑文字從詳,其余從略;前洞和后洞概況從略,游后洞從詳,又以寫心情“悔”從詳。

  五、學生閱讀全文

  六、背誦第二段

  七、課堂小結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兩段記游,第三、四段發(fā)議論記游為發(fā)議論做鋪墊,而發(fā)議論則句句回應記游兩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學習本文要掌握這種在記敘的基礎上深入發(fā)表有道理的議論的方法。

  作者通過游褒禪山的所見和所感,闡明了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以及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三段,力爭全文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辨析詞類活用

  2.指導整理“其”字的幾種用法

  3.完成課堂練習

  【教學步驟】

  一、指名背誦三段

  二、集體朗誦課文

  三、發(fā)放課堂練習,學生完成

  四、“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處,每個同學迅速找一處,指出它的意義同學更正

  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3.距其院東五里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5.其文漫滅 6.獨其為文猶可識,日“花山”

  7.其下平曠 8.問其深

  9.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l0.人之愈深,其進愈難

  11.而其見愈奇 12.然視其左右

  13.蓋其又深 14.則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則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9.其孰能譏之乎 20.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教師總結點撥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

  (1)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個”“那些”

  (2)人稱代詞,相當于“它”(他)

  (3)人稱代詞,表領屬關系,作“它的”講

  (4)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于“我”“我們”“自己”

  (5)語氣副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表估計時,譯為大概、可能

  五、指名學生匯報完成文后練習四的情況(解釋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同學們補充訂正)

  六、辨析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

  看課文,指出加點的字古今詞義不同或詞類活用情況

  (1)而卒葬之古:終于;今:士兵,完畢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數詞ll

  (3)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詞,很、十分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于“……的緣故”;今常用作因果關系的連詞“學者”: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的人今: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5)長樂王回深父這是一個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

  (6)問其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這三個詞都可以視為形容詞用作名詞,分別為深度、到達的人、險遠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險遠”看做是后面省略,后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動詞。

  (8)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盡情享受,形容詞用作動詞。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點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3)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明確: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1)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2)、(3)個句子是因果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全文小結

  《游褒禪山記》是一篇游記體的論文,闡述兩個觀點,一是“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必須“盡吾志”以赴;一是古書不存,學者研究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為喻說明無論治學、立業(yè)都必須有堅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意志不堅,淺嘗輒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結構謹嚴,可以從前后敘議的緊密聯系,行文的上下呼應和寫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體會。

  八、布置作業(yè)

  歸納、整理多義詞“道、名、然、其”四個詞的義項。

  板書設計: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

  這一課是一篇經典課文,是王安石散文的代表作。作為一篇文言文,它是淺顯易懂的,理解起來不會有太大難度。如何教才能有最佳效果呢?

  我看了一下張正耀老師的《游褒禪山記》課堂教學實錄,受到了啟發(fā)。直接以研討“游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系為教學的切入點。這樣做,既體現了文章寫作的本意,又緊緊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內容,使得教學主干突出,重點明晰。文言并重,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獲。

  在第一個班上課時,我按照原來的教學設計方式進行的,先作者介紹,后介紹其散文熱點,然后播放顧威《游褒禪山記》的示范朗讀,讓學生找難讀的字音,談談自己的句讀的劃分朗讀。再一段一段的梳理文意,結果自己上的不太滿意,更不用說學生了。

  在第二個班上課時,吸取了上一節(jié)課的教訓,在分析完字音節(jié)奏后,讓學生自己談了不懂得字詞句,然后再讓其他同學談談自己對這些疑難的理解,在交流合作中學習提高。在學習中,學生梳理“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這一節(jié)時,我順勢引導學生:“這里余于仆碑到底指什么碑啊,大家找一找前面什么地方照應?”學生很快找到“有碑仆道,其文漫滅”一段,然后引導學生品味這段議論的意義,同學們對這段話是怎樣理解的?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再引用近代大學者梁啟超曾經評價王安石的這篇文章“荊公則學人之文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王安石的這篇散文是一篇學者的隨筆,看似游記,其實論述了學者治學的道理。作者從個別到一般,由“華山”的“音謬”概括出社會上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又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須去偽存真的道理。從正面加以肯定,強調“深思而慎取”。這正是倡導一種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認真的求實精神。這樣一改,效果很好,自己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然后由此自然生成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資源,在此基礎上的教與學才是最有效的。

  看來,人只有不斷挑戰(zhàn)自己,只有課下多付出,多備學生,才會有課堂的精彩;溫家寶在答中外記者問時,引用了王安石所說的三句話:“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只有不斷變革,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看過"《游褒禪山記》教案設計"的還看了:

1.游褒禪山記教案設計

2.高一語文《游褒禪山記》教案

3.高一語文必修一《游褒禪山記》教案

4.《涉江采芙蓉》教案設計

5.高一語文《雨巷》優(yōu)秀教案以及原文

《游褒禪山記》教案設計

《游褒禪山記》是一篇游記體的論文,文章以游山為喻說明無論治學、立業(yè)都必須有堅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游褒禪山記》教案設計,僅供參考! 《游褒禪山記》教案設計范例 【三維目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894426